快訊

    已助89位滯中「台流」返台 海基會:持續處理法律與家庭問題

    2025-11-14 17:49 / 作者 郭宏章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2025.11.14說明國人滯留中國大陸(「台流」)問題。郭宏章攝
    過去有不少台商或台幹,在中國大陸經商或工作出現問題後,滯留在中國多年,流連在中國各省市,生活陷入困境,被稱為「台流」,海基會持續協助這些滯留中國的台籍人士返回台灣,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協助滯陸的國人有89位,比去年要多,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表示,這些孤苦無依、需要照顧的情況愈來愈多,海基會都會積極協助處理他們返台後要處理的法律或是家庭問題,若無人接濟的話,也會尋求社福機構協助。

    海基會今天下午舉行新聞背景說明會,由副秘書長兼發言人黎寶文主持。黎寶華指出,海基會今年前10個月協助滯陸國人89位,比去年要多。黎寶華進一步說明,過去幾年滯留中國大陸的國人數字,其實是有持續在增加,海基會協助在中國大陸滯留或者是有困難的案例越來越多。

    中國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一角(非當事人)。路透社資料照片


    黎寶文說,隨著過去光鮮亮麗的成功故事過去、或者是說台商年紀老去等原因,現在孤苦無依、需要照顧的情況也越來越多,而這些「台流」返回台灣之後,可能會有一些法律問題或者是家庭問題要處理,這一部分海基會也都積極加以協助,甚至是回台後無人接濟,海基會也去尋求社福機關加以協助。

    中國北京街景資料照。非當事人。2025年10月9日,中國北京一處家電賣場內,售貨員正向顧客展示商品。路透社


    另外,內政部10月底修改「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新增規定是若要來台定居,需要繳交「未申領持用或已放棄(註銷)大陸地區護照證明之公證書」。由於海基會負責兩岸文書驗證工作,對於這項新規定,黎寶文表示,過去在文書驗證的實務工作上,並沒看到這樣的公證書,新規生效後也沒有民眾提出這一公證書到海基會驗證,若真沒辦法提出,目前做法是可以具結。

    黎寶文也說,過去沒有看過這樣的公證書,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收到民眾提出這樣的公證書來海基會驗證。黎寶文也強調,根據公布的辦法,未來申請定居就是必須提出上述公證書,若海基會收到民眾詢問,也會告知資訊,由於主管機關為移民署。

    黎寶文進一步指出,若民眾真的沒辦法出具此一公證書的話,現在做法可以讓民眾用具結方式代替,相關配套跟作為,海基會都可跟主管機關配合。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