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今(10/31)日召開新聞背景說明會。李佳穎攝
                            
                        
                    海基會今(10/31)日召開新聞背景說明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公布今(2025)年至10月30日台灣人赴中國失蹤的陳情案,已經達到132案,若自去(2024)年起算,已達219案,其中包括不少詐欺或刑事犯罪案件,呼籲民眾勿親信中國的工作招攬。
羅文嘉透露,光是今年接到台灣人赴中國失蹤的陳情案就有132件,已經確認行蹤的有55案,由中國透過正式通報的則有25案,15案則是有家屬接到來自公安的電話,其他則是海基會再向家屬追蹤,家屬透過其他方式獲知消息。確認行蹤的55案當中,有22案是詐欺、走私或隱匿不法所得。
羅文嘉提到,海基會接到家屬陳情時,他們往往表示不知道孩子是什麼原因前往中國,有人聲稱被騙過去、有人稱去做生意,因此呼籲民眾,不要輕易相信到中國或東南亞可以透過短期工作迅速致富,尤其依照中國內部規定,無法獲得法律上的保障。
羅文嘉指出,這些詐騙的話術往往經過包裝經常只要民眾請假1週至2週,就能趕回來工作,不需要辭職,很快就能回台,類似的工作招攬都非常危險,若發生事情將求助無門。
另外還有77案未能確定行蹤的案件,其中56案完全沒有消息,另外21案雖沒有正式接到對岸通知,但是透過台商或其他管道側面了解,判斷已遭陸方拘留。媒體詢問究竟什麼樣的案件會被通報,羅文嘉回應「可能看習近平的意願」,就是看各地的選擇性意願。
羅文嘉提醒,光是今年就有132案,若從去年1月1日算起就有219案,目前總計尚未確認行蹤的有111案,已確認行蹤的有106案。
另外,根據陸委會統計,去年1月1日至今年10月30日,累計有233名赴陸民眾在陸失聯、遭留置盤查或疑遭限制人身。梁文傑昨(10/30)日解釋,最新數據較9月底增加21人,其中有10人為失聯,11人疑遭限制人身自由,11人當中,有7人為涉及詐騙、3人涉及刑事案件、1人涉及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