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日於立法院備詢時,表態支持重啟核電。資料照,廖瑞祥攝
近年AI快速發展,用電需求急遽增加,加上日前台電表示核二廠與核三廠具備重啟條件,引起外界關注是否重啟核電。對此,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日(11/13)於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公開表態支持重啟核電,強調「目前不用核能非常可惜」,國際已普遍將核能視為潔淨能源,安全技術可突破,如果能取得社會共識,方向應該是正面的。
中研院今日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立委葉元之指出,根據中研院推估,2030年台灣電力需求約為2,800億度,到了2050年恐增至5千億度,若再加上AI等算力需求,甚至可能超過6千億度。目前政府設定2050年再生能源總佔比達6至7成,主力為風力與太陽光電,然而根據行政院估算結果,這兩者總計僅能供應約1千億度電,佔整體需求不到五分之一,數據落差明顯。
廖俊智回應,儘管台灣受限於土地與海域資源,難以百分百達成政府設定的再生能源目標,不過仍會全力發展,包括地熱、碳捕捉與儲能技術、生質能、海洋能、新核能技術,以及從國外進口綠氫與綠氨等。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指出,台灣地狹人稠,有三分之二是山地,光電疾風電發展受限,若再生能源擴展有上限,繼續非核家園政策是否根本無法支持台灣電力缺口?廖俊智回應,用核能是有幫助的,但即使用核能依然不夠。楊瓊瓔追問,廖俊智曾提到國家發展不能排除核能,是否同意國家當前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廖俊智回應,每個政策都有其時代背景,科技也隨時間不斷進步,目前一般體認是不用核能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核能是被接受為潔淨能源。
廖俊智表示,目前核能在安全技術上可以突破,但核廢料處理比較困難,全世界也都沒有永久核廢料的處置場。楊瓊瓔進一步追問,是否願意公開表態支持重啟核電、積極發展?廖俊智回應「是的」,同時指出「不確定非核家園是否仍為目前政府的政策」,但重啟核能方向正面。
楊瓊瓔提到,目前台電正在盤點核二、核三,預計下週核定,若在提升核電安全技術上進行核二、三運轉方向來執行,台灣是否有這能力?廖俊智表示,所有事情不應只限於台灣能力,應該引進國際技術,國際上絕對有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