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諮委李育杰赴紐約出席Concordia年度論壇,主講「地緣政治、貿易及台灣在人工智慧合作領域的戰略角色」。李佳穎攝
台灣極力爭取參與聯合國,雖然不能進到聯合國總部,但近年來每年派員出席周邊論壇,今(2025)年由國安諮委李育杰親自赴紐約出席Concordia論壇,他在論壇中表示,台灣正於美國新創國防公司合作,嘗試將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於「非對稱戰略」的防禦,而在AI時代,「台灣能幫助更多,我真心希望聯合國能夠認可台灣對世界的貢獻。」
李育杰以「地緣政治、貿易及台灣在人工智慧合作領域的戰略角色」為題對談,首先笑稱,自ChatGPT於2022年11月3日開放以來,他發現ChatGPT會以簡體中文回覆,而這就是數據偏差,他理解ChatGPT大量爬梳中國的資料庫,因此在中國資安威脅下,如何利用AI技術強化防禦,並防止 AI本身帶來新的資安風險,都是台灣當前的重要課題。
美中在AI領域短兵相接,競爭愈趨激烈,李育杰表示,台積電已承諾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象徵台美合作將邁入新階段;中國雖有大量製造產能,但在關鍵技術上仍受到管制,關鍵技術將留在台灣並與美國共享,這也顯示出台灣已經明確站在民主陣營的一方。
此外,李育杰透露,台灣正在與美國Anduril、Shield AI的等新創國防公司合作,嘗試將AI技術應用於「非對稱戰略」的防禦上,包含無人機、無人艇與資安防護等領域,除了半導體產業之外,AI國防應用也能吸引專業人力投入,進而守護國家安全。
針對近期美方揭露疑似來自中國的「Volt Typhoon」與「Salt Typhoon」網路間諜行動,李育杰強調強調台灣已與美方保持緊密合作,並要求國內台電、中油、台水及中華電信等關鍵基礎設施業者強化防護,以因應可能的滲透與攻擊。
李育杰在會後受訪時提及,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就透過臉書轉發,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布了一則有關中國入侵美國電信基礎設施的公告,並懸賞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盼協助揪出違反美國法律的外國政府相關網路行為者,對抗中國的網路入侵。
李育杰認為,美中科技競爭持續升溫,而「信任」是所有合作的根本。回顧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1個任期就倡議「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美方已要求AI伺服器不能在中國製造,只能在台灣組裝。「這是台美之間的信任夥伴關係,我相信未來會看到更多合作。」
另外在會中,主持人話鋒一轉提及只能與台灣在聯合國場邊活動見面,李育杰對此回應,台灣對世界很重要,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常言「Taiwan can help」,而在AI時代,台灣能幫助更多,真心希望聯合國能夠認可台灣對世界的貢獻,「不只是對台灣,也是對民主而言也非常重要。」
針對台灣參與聯合國,李育杰在會後接受《太報》採訪時表示,感謝友盟國家針對中國扭曲聯大2758決議而為台灣發聲,中國持續錯誤詮釋,並打壓台灣在國際發展的空間,希望國際社會能正確理解聯大2758決議,對台灣參與聯合國或是成為國際組織一員,都是很重要的一步。
Concordia近年邀請台灣與會,2023年由時任駐美代表蕭美琴、數發部長唐鳳出席,2024年則是駐美代表俞大㵢出席,今年則是由國安諮委李育杰親自前來,他被安排在「民主、安全與地緣政治挑戰」的主題,對談結束後另有波海三國元首的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