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圓環公車專用地下道。廖瑞祥攝
台北市政府昨(9/12)日深夜起動工,正式封閉並填平使用逾半世紀的公館圓環車行地下道。儘管市府強調工程計畫已完成評估,預計11月16日完工,但在地居民、公民團體及學生組織昨晚聚集現場高喊口號,批評市長蔣萬安一意孤行、不聽民意,場面一度緊張。
12日晚間11時30分,警方在圓環周邊架起柵欄,封鎖地下道出入口,導引公車改行平面道路。11時35分起,數十台混凝土攪拌車魚貫駛入地下道,倒入填土與灌漿,營運近50年的公車專用地下道正式停用。市府規劃施工分為兩階段,共計65天,預計於11月16日完成拆除圓環、鋪設瀝青等後續作業。
反對拆除的公民團體自傍晚7時起舉辦「守環行動」,在圓環周邊「走讀」並拉布條抗議。部分成員一度闖入圓環車流間綁布條,所幸在警方勸離下未爆發衝突。
晚上11時封閉前,現場民團與學生在地下道上方人行道聚集,合唱歌曲送別「末班車」,象徵這段歷史畫下句點。高架橋上更出現「反對強拆、重啟協商」、「圓環地下道不能拆」等投影標語,表達不滿。
根據工程資料,公館地下道主通道長80.5公尺,引道長175.71公尺,最大淨寬12.5公尺,最小淨高4.95公尺。填平工程預估灌入約1萬1000立方公尺混凝土,相當於2萬5300公噸,重量近4.4座奧運標準泳池。
北市工務科西區工務所主任劉人豪說明,地下道距離捷運新店線隧道頂約12.5公尺,施工前依規提出施工對捷運設施安全影響評估報告,並經台灣區基礎工程學會審查通過,填平的負重屬可承受範圍。另外,現場與隧道均裝設自動監測系統,隨時掌握對捷運設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