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李佳穎攝
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近期表示,中共官媒已經針對「大罷免」發表20篇評論文章,塑造「大罷免」就是「綠色恐怖」的印象。外界關切陸配或台商團體是否遭中共動員,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表示,雖無具體證據證明中共滲透,但「不得不提高警覺」。
羅文嘉表示,國台辦在近期的記者會中,屢次針對大罷免表態,立場與台灣在野黨砲口一致,起手式與結論都是歸咎中華民國政府與執政黨,中共是否影響台灣的相關團體,沒有無法確認,但是根據公開資訊,一個處心積慮、想要破壞台灣民主憲政運作的的政權,令人不得不提防、小心。
羅文嘉指出,自2024年至今,共查獲29起中國間諜滲透台灣的案例,2024年6件、2025年23件。其中已有20件判刑且7件判刑定讞、7件起訴中、2件偵查中,涉案人數達95人;滲透對象以軍方為主,但也包括政府部門與民間組織。
根據國安局日前統計,2020年至今共諜案起訴人數合計159人,其中現役及退役軍人合計95人,占比60%,95人當中軍官為46人、士官27人、士兵22人,鎖定人員已不侷限於高階軍官,凸顯中共對台滲透手法更趨多元、全面。
羅文嘉繼續補充,中共的滲透、分化與統戰行為並不只限於台灣,今(2025)年以來全球至少有8國深受其害,總共已經發現17件案例,遍佈歐洲、美洲與亞洲,包括德國、法國、捷克、美國,在亞洲的菲律賓甚至有多起案例。
羅文嘉表示,他對台灣的民主政治與國民素質有信心,這是台灣與中國的最大差別,台灣可以選舉且有罷免、公投的權利,對岸一個都沒有,就連自由上網、公開評論、媒體出版的權利都沒有,「台灣人在這樣可貴的自由之下,會珍惜自己,不受任何脅迫,光明正大行使自己的權利。」
大罷免過程中,個別立委與中國互動、對中立場也被放大檢視,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去(2024)年曾率團前往北京與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碰面,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近期反駁,當時是公開會面,並非密室協商,兩岸交流也是民眾所樂見。
對此,羅文嘉則回應,每個公民心中都有一把尺決定是否罷免立委,「民主不就是這樣子嗎?不是不是國台辦講的算,不是一個黨講的算,也不是一個人講了算。」但他也認為,兩岸問題確實需要更多健康有序的交流,而不是讓自己的權利變小、變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