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瑋。翻攝臉書
罷團「基隆絕沛」今天(5/23)上午送件罷免林沛祥的二階連署書,總計3萬7533份,超過法定門檻3萬894份,達成率123%,成為罷藍委35案的第31席。基隆市議長童子瑋上節目訪問時分析,外界原認為基隆民情特殊、連署進度慢,不看好二階達標,這結果是林沛祥近日「社會邊緣人」、「TOP 1%的人才」等言論,點燃基隆人怒火所促成。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基隆市議長童子瑋接受該報《官我什麼事》節目訪問時表示,本來罷免案在基隆進度非常緩慢,民進黨中央也未必看好結果,但林沛祥自己發表一些「很莫名其妙的言論」,像是「TOP 1%的人才」推進國家城市發展,或者是參與罷免的人都是「社會邊緣人」等,其實就是凸顯自己是權貴,讓年輕人或在地民眾湧現相對剝奪感,引起非常多的人民憤怒。
童子瑋分析,基隆有10萬通勤族,在台北停留的時間比在基隆長,較會對現況不滿,進而積極投入罷免活動;另一方面,基隆在地討生活的人傾向感覺罷免沒自己的事,但看到新聞會生氣,就跑出來簽名連署。
童子瑋表示,林沛祥爸爸林水木當基隆市長8年,媽媽徐少萍擔任立委多年,林沛祥國中就到國外讀書,2018年當選議員,從政可說是平步青雲,公開受訪講出「社會邊緣人」等荒謬言論,令人覺得林沛祥自認高人一等,激起最後2週全台許多公民團體自願到基隆幫忙,基隆人也紛紛出來連署罷免,要教訓林沛祥,完全是造成連署送件機會濃厚的關鍵指標。
童子瑋指出,基隆政治版圖藍大於綠,連續兩年都在罷免,許多不同原因讓連署緩慢,民進黨中央也未必覺得說二階段在基隆市會過關。他個人判斷,如果罷免連署第二階段在基隆達標送件,那都是林沛祥、國民黨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