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大罷免二階31藍委送件!下一步怎麼走?誰最危險?

    2025-05-23 13:17 / 作者 蘇聖怡
    罷藍委二階連署送件到一段落,進入第三階段催票。資料照片
    全台大罷免如火如荼,共計50位立委進入二階連署,其中,30名藍委二階連署至5月23日截止,「基隆絕沛」罷免林沛祥罷團,趕在最後一天壓線送出連署書,罷藍委二階暫告一段落,待中選會查對後公告,將正式進入第三階段,罷免投票的選戰模式。

    這場全國性的罷免投票,是政治史、社會運動史上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政治社會運動,發起者不是傳統政黨,也非過去兩次學運(野百合、太陽花)模式,高達9成的女性志工,海外連署參與的踴躍,也創下許多紀錄,串連、擴散速度人民的政治意識的「覺醒」,正在締造新的公民政治里程。

    這場風起雲湧的大罷免運動是怎麼開始的?

    回到去年(2024年)5月,台灣剛經歷過1月份大選,政治局勢改變,民進黨雖然繼續執政,但失去國會多數,立法院進入三黨不過半的不穩定狀態。

    藍白立委聯手推動國會職權修法,遭質疑是國會擴權、逾越憲政份際,修法過程更衍生出鴨霸三讀,沒有給予充足討論空間的爭議,議場內肢體衝突不斷,畫面透過媒體、社群傳播。場外,連日「青鳥行動」看到新一代公民運動的影子。

    當時,場外開始出現罷免立委圖像,網友計算整理出罷免各區藍委所需的連署、同意票數等;全台大罷免的火苗,開始被點燃,不過,當時距離上任一年後才能罷免的時間仍久遠,社會氣氛凝聚還不夠。但罷免社團默默陸續成立,臉書搜集資訊,加入的志工與民眾也鴨子划水慢慢增加。

    而國會中,藍白黨團沒有收斂,變本加厲推出《憲法訴訟法》修正案,企圖癱瘓憲法法庭;《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沒有完整討論的大刀一揮,中央、地方事權錢沒有劃分清楚,再度引發爭議。

    今年初,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公開喊出要把泛藍41席區域立委(39席+2席無黨籍)全罷掉,當時不單是社會覺得不可能,民進黨內部也不看好,強調尊重罷團,一切都相當低調。而藍營方面則祭出反制手段,喊出「以罷制罷」,一時間全台共有50多位區域立委要面對罷免危機。

    不到一個月,藍白再度聯手,大幅刪減中央政府預算,審議過程荒腔走板、亂象叢生,凍、刪預算的確切數字算不出,到底刪除了什麼,多數立委可能都不知情。徹底引爆罷團怒火,加上個別藍委失言行徑,罷免連署像被澆了油,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被罷民代有哪些?現在進度到哪裡?



    國民黨立委,除了金門縣陳玉珍、連江縣立委陳雪生,第一階段連署鎩羽而歸,以及原住民立委盧縣一、黃仁、鄭天財外,共有34位藍委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最後苗栗縣立委邱震軍與彰化縣立委謝衣鳯連署數沒有達標。二階連署達標,送件數為31人。

    國民黨部分

    北市:王鴻薇、李彥秀、羅智強、徐巧芯、賴士葆
    新北:洪孟楷、葉元之、張智倫、林德福、羅明才、廖先翔
    桃園:牛煦庭、涂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
    新竹:林思銘、鄭正鈐
    南投:馬文君、游顥
    台中:顏寬恒、楊瓊瓔、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江啟臣
    雲林:丁學忠
    台東:黃建賓
    花蓮:傅崐萁
    基隆:林沛祥

    民進黨立委,國民黨青年軍發起罷免綠委,共15位進入二階段連署。目前尚未有任一選區完成二階段連署,第一個連署截止日落在5月31日,為兩位原民立委陳瑩、伍麗華。

    民進黨部分
    北市:吳思瑤、吳沛憶
    新北:李坤城、蘇巧慧、張宏陸、吳琪銘
    台中:蔡其昌、何欣純
    台南:林俊憲、王定宇
    高雄:黃捷、許智傑
    宜蘭:陳俊宇
    原民:陳瑩、伍麗華

    除了立委之外,包括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民進黨南投縣議員蔡銘軒、陳玉鈴(已確定成案,7/13投票)、新北市議員陳乃瑜、基隆市議員張之豪、鄭文婷、苗栗縣議員徐筱菁、陳春暖,及無黨籍苗栗縣議員曾玟學(苗栗三區已宣布停止罷免行動)。

    接下來程序怎麼走?罷免投票日哪一天?

    依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二階連署送件後,選委會須於40天內查對連署人名冊,經查對後,若有不足規定人數,罷團可再有10天的補件時間。若查對沒有問題,罷免案宣告成立後,中選會在20日至60日內,要進行投票,若同時間有各類選舉,合併舉行。

    因此,按照時間估算,5月1日第一波送件的台東黃建賓、桃園涂權吉,40天查對期,考量若需補件,罷免投票日區間,將落在7月第一週至8月第二週。最後送件的基隆林沛祥,罷免投票日落在7月第四週至9月第二週,重疊最高的月份是8月。

    不過,因為罷團送件時間有落差,至少會有兩波投票,其中因為《公民投票法》規定8月第4個週六為投票日,今年8月23日將進行公投案投票,第二波投票日有機會合併舉行,若綠委罷免案也成案,至多可能會有3波罷免投票。

    哪些選區最危險?

    雖然台灣已經歷過大小不同的罷免投票,但這樣全國性、跨區域性的大規模罷免,沒有前例可循,要推估罷免席次實屬不易,因此,外界現在有兩種預測標準。

    若是以當選時的得票數來看,被罷立委當選得票數若未過半,且與對手的差距僅有3%者,可被視為危險區,例如李彥秀、葉元之、涂權吉、魯明哲、廖偉翔、林思銘、鄭正鈐、游顥、丁學忠、黃建賓。

    若是以連署百分比來看,連署數超過合格門檻150%者,都很有機會被罷免,過去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當時連署百分比高達165%,最後果然已超過韓國瑜得票數的罷免同意票,達成首次罷免直轄市長的先例。

    以此來看,連署超過150%者,分別為徐巧芯、王鴻薇、羅智強、羅廷瑋、黃健豪、傅崐萁、鄭正鈐。

    但若以2021年罷免立委陳柏為例來看,當時連署比例124%,陳柏惟最後也遭罷免成功。以這個連署比來看,超過130%的有李彥秀、賴士葆、洪孟愷、葉元之、廖先翔、牛煦庭、涂權吉、萬美玲、廖偉翔、丁學忠、黃建賓。

    交叉比對下,李彥秀、葉元之、涂權吉、鄭正鈐、廖偉翔、丁學忠、黃建賓都是危險區,恐不能太樂觀。

    罷免成功與不成功的影響?

    罷免投票,依照《選罷法》規定,同意罷免大於不同意罷免票,且同意票達選區選舉人數4分之1,罷免即通過。以花蓮傅崐萁為例,罷免同意票須達4萬8442票,且大於不同意票,罷免案才算成功。罷免結果在投票日後7日內公告,被罷免人在公告當日即解職。

    遭罷免成功後,3個月內要完成補選,預計11月補選投票,各政黨磨刀霍霍,將一路選舉到年底。

    而被罷成功的罷免人4年內不得在同一選區再參選,以及現任立委若遭罷免成功,下一屆就不能在同一選區參選,勢必重創政治仕途。不過,罷免案若不成功,被罷免人任期內,都不能再提罷免案,等同獲得免死金牌。讓所有面臨被罷立委都不敢小覷,嚴陣以待。

    由於目前的立法院政黨生態為三黨不過半,總席次113席中,國民黨雖然是最大黨,但也僅拿下52席+2席泛藍立委(無黨籍)、民進黨則有51席、民眾黨8席。如果罷免案順利成功,民進黨在補選時拿下6席,就將翻轉國會藍綠局面,回到前總統蔡英文任內完全執政的時代。
    蘇聖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