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太說軍武】國軍無人載具戰力拼圖要加快 打造台海成共軍卻步「地獄場景」

    2025-05-17 07:20 / 作者 郭宏章
    國軍借鑑烏克蘭無人機作戰經驗,也展開籌建攻擊型無人機。資料照2024.10.11,烏克蘭軍在札波羅熱州前線試飛一架搭載便攜式榴彈發射器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路透社
    為了抵禦中共可能侵犯台海,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提出「地獄景象」(hellscape)構想,以大量水下、水面無人載具、空中無人系統,以及「滯空攻擊彈藥」等武器系統,並將其操作整合到一個共通的指管框架內,以發揮最大效能。

    不過,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認為,目前國軍採購攻擊型無人機數量不足,多數有人操控的無人機類型也與美方「自主」概念不同,台灣應複製烏克蘭的成功經驗,建立起「全領域可消耗自主化系統」,一批可大量消耗的「自殺」無人機部隊,在台海對來犯的共軍製造「地獄場景」,但是「拼圖」還需要加快。

    2025年3月22日,烏克蘭陸軍第93機械化旅士兵在烏東克拉馬托爾斯克一處掩蔽處,準備發射自殺式無人機。美聯社


    國軍目前建構無人機戰力,分為「軍規軍用」以及「軍用商規」。已服役的軍規軍用的有中科院研製的銳鳶偵察型無人機提供海軍使用,海軍也採購「紅雀二型」無人飛行載具,配賦於陸戰旅等單位。陸軍則有「摩羯」戰術型近程無人機。空軍也接收200架中科院研製「劍翔無人機」,可以打擊敵方雷達,新一代更新增「目標影像攻擊型」與「衛星定位攻擊型」,更能對付機動目標。

    此外,空軍也耗資217億餘元向美國購買4 架MQ-9B大型的高空偵察無人機將於2026年與2027年逐批交付,大幅提升台海防衛偵搜與聯合作戰的戰場管理能力。

    在軍用商規的無人機方面,去年8月,國防部公佈「軍用商規」無人機採購案由「長榮航太」、「智飛科技」、「神通資訊」和「中光電」四家廠商得標。此標案規模為台幣 68.87億元,其中監偵型和艦載監偵型將在 2025 年交貨完畢,另外數量最多的3款微型無人機將在 2027年採購完畢開始服役。海軍的陸用監偵型計劃在2028年完成。

    中科院研製劍翔第二代衛星定位攻擊無人機,獲得空軍採購。廖瑞祥攝,


    在俗稱「自殺」無人機的「滯空攻擊彈藥」(loitering munitions)方面,美國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也在去年6月18日公告,國務院核准台灣購買720套彈簧刀300型(Switchblade 300)無人機,及最多291套ALTIUS 600M-V無人機與相關配備。陸軍這項代號「獵鴞」專案的採購案,估計將採購1000套左右的攻擊無人機,若順利在2026年度完成,陸軍的攻擊無人機戰力將大幅提升。

    近期由於美軍援烏具有自主攻擊能力的遊蕩彈藥「彈簧刀系列」、或者俗稱自殺無人機,在戰場痛擊俄軍,中科院研製同類型的「巡飛彈一型」正名為「勁蜂無人機」後,也通過海軍的作戰測評,預期將獲得海軍「獵鵂專案」採購,配發給海軍陸戰隊。

    可以單兵操作的勁蜂I型「自殺」無人機(遊蕩彈藥),類似美軍「彈簧刀」攻擊無人機。是中科院原先「巡飛彈」攻擊型無人機的改良版,正式命名「勁蜂」,正在海軍陸戰隊進行測評。郭宏章攝


    儘管看來2027年之前,國軍的無人機大幅增加,但是數量真的足夠嗎?因為烏克蘭在俄烏戰爭中一年就消耗掉1萬架各型無人機,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分析,這與美軍建議的「地獄景象」仍相差很遠,一方面若以帕帕羅上將(Samuel John Paparo Jr)提出的作戰方式,台灣的攻擊型無人機數量遠遠不夠,還有無人機「自主」能力的差距。

    舒孝煌指出,美軍所謂的地獄場景跟國軍去年採購的軍用商規與軍規無人機可能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因為「地獄場景」所要採用的大部分都是所謂的「自殺無人機」、「自殺無人艇」這類武器,比較有點像當初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主張的「致命的小東西」。但李喜明當時的想法還是有人操作的無人系統,跟現在美軍講的這些東西 就是所謂的那個ADA2 「全領域可消耗自主化系統」(All-Domain Attritable Autonomous Systems),就是美國海軍講的ADA2(All Domain Tradable Autonomous)這樣的概念, 這些武器系統全部都是自主化,它不是有人操作的。

    中科院紅雀III型偵蒐無人機,為海軍陸戰隊使用的紅雀II型改良版,構型大扭轉,從傳統彈射滑軌起飛改為垂直起降,大幅提升機動部署能力。郭宏章攝影


    對於國軍仍在建立中的無人機作戰能量,如何有效的運用,舒孝煌也指出,現在海軍的海鋒大隊已經具備運用無人機協助飛彈獲得目標進行「視距外戰鬥」的初步能力。因為海鋒大隊配備的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反艦飛彈,都是視距外接戰,勢必需要有視距外的目標辨識、中繼導控等能力,所以對海軍來說 會覺得鋭鳶無人機等監偵目獲機型比較急迫。

    舒孝煌也指出,陸軍、空軍可能就覺得比較沒那麼急迫。幾年前可能是空軍認為海上情監偵需要長時間在空中巡弋,美方提供的MQ-9B 就能完成這類任務,因此,其他軍種的無人機戰力部分,都還是起步中。

    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獲准售台MQ-9B空中衛士(Sky Guardian)無人機。翻攝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官網


    在國軍三個軍種當中,無人機的建案數量最大的是陸軍,舒孝煌指出, 雖然「獵鶚專案」買了1千架攻擊型「自殺無人機」看起來很多,但從烏克蘭戰場經驗來看,把偵察型的無人機消耗量也算進來,可能一週就消耗掉1千架,也就是1千架是幾天就打完了,對台海防衛作戰來講根本就不夠。而大量採購要降低成本,國產化是重點,中科院「勁蜂」自殺無人機有機會獲得更多訂單。

    美國陸軍ALTIUS 600型攻擊無人機,主要攻擊裝甲車輛目標。Anduril官網


    舒孝煌說,持平而論,台海防衛作戰可能不會像烏克蘭戰場消耗量那麼大,因為烏克蘭用那麼多無人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烏國拿不到傳統彈藥,把攻擊型「自殺」無人機當作不對稱火力,替代火砲來使用。

    舒孝煌分析,這是烏克蘭本身國家軍事體系的問題,其火砲有俄系的又有美系的,不像台灣全部都是美系的火砲,若要簡化後勤補給,台灣的陸軍可全部換成M109A7自走砲,這些問題就通通都解決了。所以,烏克蘭要用無人機代替火砲的問題,台灣可能陸軍M1A2T主力戰車或者是155公厘口徑榴彈砲就解決了。

    不過,舒孝煌進一步指出,對陸軍而言,以反登陸作戰、灘岸作戰,甚至到城鎮戰當中,其實還是有可能大量運用自殺無人機,對共軍進行攻擊,只是不會像烏克蘭那樣子幾乎把攻擊型無人機就當成另類的砲兵武力需求那麼龐大。

    此外,由於美國售台陸基型魚叉飛彈、海馬斯等武器系統,如果再加上大量偵搜無人機需要以無線電進行資料傳輸,尤其對於地面野戰部隊未來若使用大量無人機,勢必佔去大量頻寬(bandwidth),對國軍的頻譜管理是一大考驗。

    漢光39號演習八里海灘反登陸作戰2023.7.13預演中,陸軍出動去年新接裝的摩羯旋翼型無人機,偵察灘頭敵軍動態。郭宏章攝


    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杜貞儀也曾對國軍「戰術區域通信系統」(陸區系統)分析指出,國軍的頻譜資源有限,新設地面部隊、各項武器裝備籌獲所增加之通信需求,除凸顯建立全軍即時動態頻譜管理系統的必要性外,更重要的是互聯(interconnectivity)與互通(interoperability)。

    前國防部副部長、國民黨立委陳永康上將質詢時曾提醒國防部,未來跟民間採購的無人機,它的通訊頻道頻寬該如何分配,應先期採取作為。國防部則表示,通次室已向NCC提出申請,去做頻譜的調整,來適配未來的無人機採購。

    美國CSIS的研究報告則指出,烏克蘭把戰場上的經驗教訓,運用到快速發展AI無人機,其中就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初步資料過濾和優先排序,優化即時情報處理資源。透過自動篩選大量傳入包括影像等資訊,人工智慧系統可以突出顯示需要立即關注的關鍵內容。這有助於將有限的頻寬和處理能力用於最相關的資料。此一經驗相當值得國軍與中科院等單位借鑑。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