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就美國高關稅因應策略接受立委質詢。廖瑞祥攝
因應美國高關稅,政府已向美方「掛號」協商,立委擔憂美國長年指責台美存有非關稅貿易障礙,未來美方在談判中要求我取消美國農產品產地標示該如何回應?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4/11)日表示,第一個考慮到國人的健康,再來是國內市場消費的習慣,但也有國際標準跟經過科學證據,這要衡平起來考量。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今日赴立法院「針對美關稅政策因應作為」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立委王鴻薇質詢時說,近日賴總統特別提到非關稅貿易障礙,而美方也長年指責我們,這其中有一個是食品安全問題,例如豬肉、牛肉要標示產地,美國認為這是一個非關稅貿易障礙,所以談判時我方會不會讓步?
王鴻薇還說,非關稅貿易障礙問題並不亞於關稅稅率,很多民眾關心食安問題,所以標示美豬美牛,而且其他國家也同樣有標示,如澳洲的、西班牙的等等,關於產品的標示,我方會不會因此取消?
她認為,賴總統投書有很大的問題,因為非關稅貿易障礙若那麼容易解決的話,馬總統、蔡總統時代也可以解決,因為這牽涉到民眾的食安,比如稻米還有檢驗的問題,對一般民眾而言,他們認為吃的豬肉牛肉就應該要標示產地。
王鴻薇還提到,還有一個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就是基改食品不能進入校園,這是法有明定的,為了保障營養午餐、孩子的食安,但這一項也長期被美國人認為是非關稅貿易障礙,一直要求我方不能對基改食品有任何歧視,所以談判時基改食品進入校園這一點會不會放?
對此卓揆表示,食品標示第一個考慮到國人的健康,再來是國內市場消費的習慣,但也有國際標準跟經過科學證據,這要衡平起來考量。至於基改食品,基本的原則跟剛剛答覆的一樣,不過,他知道立法院的委員會也在審慎評估,甚至對案子本身提出一些建議,政院會等建議內容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