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人正名再加油!美、日都可標註「台灣」 北歐國家還在努力

    2025-03-30 08:00 / 作者 李佳穎
    中華民國國旗。美聯社
    日本法務省宣布,台灣人自今(2025)年5月底起在日本戶籍謄本國籍欄可寫「台灣」,而非「中國」,總統賴清德、外交部長林佳龍都認為是台日關係友好展現。不過,全球還有許多國家的台灣人持續為自己的「台灣人」身分正名努力。

    日本李登輝之友會從2003年起推動台灣正名運動,2012年開放在「在留卡(居留證)」的「國籍.地域」欄,台灣人可寫「台灣」,如今戶籍謄本也可填寫「台灣」。日華議員懇談會長古屋圭司近期訪台時也提到,自台灣政府在總統蔡英文任內就提出訴求,而日華懇也低調推動,終於成真。

    美國的台僑團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也曾指出,在1994年前,台裔美國人的官方護照與官方文件上的出生地都是「China」,而FAPA奔走推動修法,此後台灣人的「出生登記」(Registration of Birth)或「國籍證明」(Certification of Nationality)上,都將「出生地」註記為「Taiwan」。

    不過在美國與日本之外,住在許多國家的台灣人仍積極為自己的身分正名努力。挪威政府2010年起將在挪威的台灣人居留證上的國籍改為「中國」,過去幾年,在挪威的台灣人團體不斷抗議、投書,甚至訴諸挪威與歐洲人權法院,但都未遭受理。

    丹麥國際研究所(DIIS)去(2024)年2月曾發布報告,指中國政府向北歐五國政府施加壓力,試圖以其他方式改變其對台灣或台灣公民的認定。報告提到,瑞典外交部2018年要求,瑞典稅務局等政府機構已將台灣的名稱從「中華民國(台灣)」改為「中國台灣省」或「台灣,中國的一省、。

    報告還指出,中國駐芬蘭大使館2018年要求芬蘭移民局在「出生地」的選項中,避免使用「中華民國台灣」,芬蘭移民局刪除「中華民國」但保留了「台灣」,沒有按中國照大使館的要求添加「中國」。 據稱,其他芬蘭政府機構也收到中國類似要求。

    丹麥《貝林時報》去年就報導,旅居丹麥的國人發現丹麥政府核發的居留證上國籍欄以CHN(中國)標示,當時外交部即指示駐處向丹麥政府表達嚴正關切,而時任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在接受丹麥媒體專訪時呼籲丹麥尊重台灣人民自由意志,並正視國際公認兩岸互不隸屬的事實。

    《太報》記者詢問最新進度,外交部表示,持續責成我國駐丹麥代表處透過多元管道,就我旅丹國人的居留證出生地及駕照國籍欄遭不當註記為中國,向丹麥政府表達關切,外交部也持續就此與丹麥商務辦事處溝通,強調丹麥政府應立即更正對我國人證件的不當註記。

    外交部強調,丹麥為歐洲指標性的民主國家,且為歐盟成員國,外交部籲請丹麥政府應秉持民主與人權價值,與歐盟採取一致立場,尊重我政府及國人盼使用台灣登錄國籍或出生地的意願,並採取積極作為妥處對我不當註記的問題。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日前則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日本政府已正式允許台灣人在戶籍登記時使用「台灣」而非「中國」,此舉對全球台灣人正名運動而言是一項重要突破;然而,其他國家尚未跟進,特別是歐洲國家,台灣民眾爭取國際標記正名運動仍受阻。

    陳冠廷指出總統府網站與《憲法》中仍將「僑居國外之國民」一律譯為「Chinese citizens residing abroad」,另外還有法務部、內政部、陸委會、外交部、經濟部、國防部、勞動部、交通部、金管會、國科會、央行等機關主管法規,則將僑民翻譯成「overseas Chinese」。

    「有時候受阻的原因是『你們自己僑民的英譯就用這樣子的說法,為什麼一定要求我們戶籍要改另外一個名稱?』」陳冠廷指出,官方翻譯用語恐削弱海外台灣人正名運動的能量,進而影響台灣人的權益。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對此回應,僑委會2個月前接獲海外僑民投書後,立即與總統府秘書室聯繫;總統府迅速交辦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已召集法務部、國防部、外交部與教育部等單位進行跨部會會議,針對英譯名詞討論整體性改善方案。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