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主持新北市鶯歌區行動治理座談。新北市政府提供
新北市長侯友宜去年一月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失利,回歸市政,始終與政治保持相當距離,卻因為稱讚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認真,意外捲入大罷免攻防漩渦。
熟悉侯友宜的人都知道,侯的一席話,就是回歸大選前的政治性格。人情世故,大於藍綠。地方利益,高於政治。放下枝節,著眼大局。在鶯歌區行動治理座談會議,侯友宜「感謝蘇巧慧」,肯定在地立委「這麼認真、這麼努力,真的很謝謝她」,當然會被對手拿來作文章,凸顯藍營罷免蘇巧慧並無正當性。未必沒料到政治險惡,侯友宜還是這麼做了。
要談侯友宜為什麼這麼做。必須深究,一場選舉,幾乎摧毀了侯從政十數年的人設。侯這一年做了什麼,思索何等價值。如何政治重建,未來要走什麼路。
侯友宜選後走了好大一段「非政治」的路。其一,是策略使然。侯團隊立下目標,回歸市政;而回歸市政的第一要務,把跌破5成的施政滿意度,逐漸拉回選前的6成。簡單邏輯是,找回理性選民,藉施績成績再獲肯定。侯友宜有文官性格,侯團隊有一群務實、老派的漢子。侯這一年來,蹲踞在鎂光燈外,打底、政治療傷,目標並不難達成。
新北市長侯友宜(前左六)、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前左四)同場出席鶯歌區行動治理座談。新北市政府提供
其二,政治定位。據了解,侯陣營思索已久,認為侯友宜是國民黨內僅存、唯一的本土實力派政治人物,比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更有未來性,不藍不綠、本土與草根性格,也是放眼台中市長盧秀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立法院長韓國瑜等「外省」或「半山」政治頭人,侯存在的價值。侯友宜卸任市長後,當然不會退出江湖,而是圖謀再起。
其三,政治心境與未來性。侯友宜無意沾國民黨黨務,絕不可能選黨主席,也不會在今年黨魁之爭可能人選朱立倫、盧秀燕中選邊。侯很清楚,只要施政滿意度、民調有起色,下一步就是在2026年「九合一」選舉中扮演積極角色,領軍守下兵家必爭的新北灘頭堡,讓後繼人選接棒成功之外,侯也必須再次走出新北市,創造政治話題與藍營需求。
為了延續政治路,侯友宜設想很多,卻也做得不夠。侯或許很難接受,在新北累積多年聲望,選總統過程不夠漂亮,與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整合不成開撕,黨機器不受其控制,無法掌控全國選戰節奏。家事被攤到陽光下議論,國事論不出該有的高度。2024對侯友宜絕對是震撼教育,政治受傷嚴重。正因如此,他更應該翻頁。一腳踏了出去,也提起另一腳前進。
侯友宜不是政治菜鳥。新北藍營有葉元之等立委面臨罷免,地方諸侯必須承擔成敗之責。面對民進黨新北市長人選「佼佼者」,侯友宜說的當然不是單純的「客套話」,而是揉合了總統選後「療傷止痛」,淡出政治又走進政治的心境。侯友宜幾句稱讚蘇巧慧的「客套話」,彷彿找回草根、霸氣的自己,有點政治,又不那麼政治。巧妙讓自己重回新北選局的制高點。
沉澱一年,侯友宜終於「重回」政治場域。政治宛若人生,從哪裡失去就要從哪裡找回來。起點就是原點。這或許是侯友宜「稱讚」蘇巧慧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