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認知大作戰!台灣Tiktok使用調查 閱聽眾易有疑美論、聽進中國大外宣

    2025-02-16 08:00 / 作者 李佳穎
    社群媒體。資料照。路透社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長期關注資訊環境發展,多次針對台灣民眾的TikTok使用習慣進行調查,近期公佈2024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的調查結果,發現台灣的台灣TikTok使用者,更認同疑美論、對中國好感度顯著較高、認同中國對台灣經濟發展有正面影響、具有台灣經濟失敗的傾向。

    IORG針對民眾使用社群平台關心公共事務的狀態進行調查,87.6%的民眾都有使用LINE,78.3%會透過YouTube、73.6%透過Facebook、34.8%會使用TikTok,還有29.4%使用Threads。不過大部分數位平台的使用比率,隨著年齡上升而遞減,唯有TikTok的使用者在不同年齡層之間十分平均。

    調查指出,美國總統大選後民眾對美國、中國好感度未出現大幅度波動,以滿分10分來看,民眾對美國好感度平均為5.77分,中國好感度平均3.68分,傾美比例仍高於傾中。不過,TikTok使用者對中國好感度較高,平均給予中國4.2分,顯著高於非使用者的3.2分。

    調查也發現,台灣民眾並未將兩岸的經濟與安全議題視為一體,超過80%的人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國家安全有負面影響,但就經濟發展方面,53%的民眾認為中國對台灣有負面影響,42.2%認為有正面影響;若細究TikTok使用者,50%認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有正面影響。

    台灣與許多世界主要國家皆於2024年舉辦選舉,兩岸與國安議題成為焦點,調查發現34.7%的民眾「政府親美是在挑釁中國,會引起兩岸戰爭」,而2023年的調查結果有41%認同,比例已經有所下降,不過TikTok使用者至今仍有41.5%認為政府親美將會引起戰爭。

    另外,還有51.9%的TikTok使用者具有台灣經濟失敗論的傾向,比例顯著高於非使用者的 43.6%,研究指出TikTok使用者對中國好感度更高,更肯定中國對台經濟的正面影響,同時也較可能受到台灣經濟失敗論的資訊操弄,例如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好故事」影響而對台灣經濟前景失去信心。

    研究揭示,TikTok使用者可能較容身處容易暴露在中共政治宣傳及資訊操弄的資訊環境之中,可能進一步加深其對中好感、對台灣經濟前景的悲觀,影響社會對台灣主體性的信心和支持,建議研擬相關法規提升台灣社會因應威權影響力的整體韌性與數位人權。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