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防詐前線3-法制】詐欺案不斷進化!專家示警:還需要「這些動作」快打

    2025-01-07 08:10 / 作者 吳尚軒 / 記者
    台灣許多關於網路監理的法案,都參考歐盟。資料照,路透社。
    台灣詐騙案件日益增加,許多民眾都相當有感,除了設立檢舉專線、成立跨部會小組以外,近年來我國政府也不斷修法,加強對網路相關行為的規範,而在警界仍有聲音呼籲,須對網路進行監理,包含科技巨頭搜集資訊、壟斷等行為也該進行管理。

    2023年,台灣的詐欺案件數量一口氣衝上3.7萬件,創下歷史新高。從過去實體的金光黨,2000年以後隨著網際網路出現的應召點數詐騙、線上遊戲虛擬寶物詐騙,還有行之有年的解除分期付款,詐騙始終在台灣的社會新聞佔有一席之地,而隨著網路使用盛行、中國詐團與台灣詐團合流後,如今詐騙已然成為新一代的犯罪之王,不僅每個人幾乎都收過相關訊息,屢創新高的案發數量,所引發的社會衝擊也備受矚目。

    從2005年設立165防詐專線,再到2022年行政院下設立打詐國家隊,由內政部統合NCC、金管會、法務部等組織組成跨部會平台,打詐、防詐機構在政府機關所居地位越來越高,而回到前線,面對進化速度驚人的詐騙集團,法規與體制又能如何支持呢?

    歷年台灣詐欺案件發生件數


    網路犯罪難查緝 應速建立監理機制

    刑事警察局預防科長林書立接受《太報》訪問時說明,繼2023年「打詐五法」、2024年「打詐四法」紛紛三讀修正,包含非金融業者不得投放投資廣告、國際社群平台須在台灣設法律代表等措施紛紛上路後,下一步還需要更多法律支持警方偵查。

    2018年,行政院推出的「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意圖規範假訊息傳播,但後來因限制言論自由爭議而喊停,來到2022年,NCC通過「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借鑒歐盟DSA規範(Digital Services Act)納管網路平台,並針對違法或錯假訊息開罰,然而再度因言論自由爭議,及指涉標準過度模糊等理由,遭到反對而停滯。

    林書立解釋,網路問題遲遲無法解決,關鍵在於個資保護的界線難以拿捏,但就像在公園裡站上肥皂箱演說,發言者的臉孔、身分都是可以追查,網路上則可以隱匿身份,當然這是人民權利,平台可以拒絕提供資料,但當涉及刑事案件,尤其造成民眾千萬財損甚至自殺時,平台就不該再推託是要保護個人隱私,其中的重點在於目前網路沒有真正的監理機關,未來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行政監理端建立有效法規。

    NCC曾通過「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欲借鑒歐盟納管網路平台,卻因言論自由爭議遭到反對。廖瑞祥攝


    買搜尋引擎排序也有問題?或可借鏡歐盟DMA

    他另外指出,歐盟的《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 Act,DMA)也值得借鏡。譬如警方常接到民眾詢問,申請美國電子簽證時,在搜尋引擎出現的第一個結果不是AIT官網,而是代辦業者網站,這些業者往往收取高額費用,例如官方收費10美元,代辦要價150美元。

    林書立解釋,這些行為儘管非詐欺,但值得注意背後的「競價式廣告」機制,誰付的廣告費越多,搜尋結果就能排在越前面,但政府機關不會參與競價,結果就是官方網站被擠到後頭,歐盟的《數位市場法》就有規範如Google等科技巨頭搜集資料、投放廣告的方式,也會針對壟斷行為進行約束。

    詐騙是個涉及跨領域專業的案件類型。如今行政院的打詐指揮中心,由內政部指揮官,還包括NCC、數發部、金管會、法務部,而林書立呼籲,未來應該還要納入經濟部,因為目前歹徒就發現,若被抓到當人頭,名下帳戶都會被凍結,但如果一次申請5家公司,A公司被查扣,不會影響B公司的帳戶,且只要都虧錢也不用繳稅,因此勢必也要納入經濟部協力。

    經濟部外觀。廖瑞祥攝


    近年來,165打詐專線一年會接到50、60萬通電話,有些是民眾徵詢,有些是真的要報案,根據打詐儀表板,光是2025年1月1日,年剛跨完這一天,就有331個案件報案;警政署統計,2023全年詐欺案達3萬7984件,財損為88億元。


    林書立表示,目前防詐相關人力遠遠不足,但警察人力受限於《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且執法業務無法像其他部會一樣委外經營,目前可以思索的解方,一者是增加科技能力,再來就是增加投放防詐廣告的經費,增加觸及到的人群,從預防做起,此外也可以考慮比照新加坡模式,以約聘人員代替如大門守衛、接聽電話等簡單業務,進一步工作再讓有執法權的人員執行。

    虛擬貨幣成犯罪新趨勢 應速通過專法納管

    詐防中心綜合規劃股長吳伯元則指出,刑事局的詐防中心目前還是任務編組,沒有固定的組織架構、人員編制,目前正在跟行政院爭取,目前架構希望是綜合規劃股、金融股、資通訊股,還有一個165是另外一個股,總共4個股,另外還有外勤隊跟戰勤隊,「法制化組織編制有了,人力就可以補上來。」

    偵查第七大隊第一隊副隊長洪丞奇則強調,目前虛擬貨幣詐騙有越來越嚴重趨勢,不管是透過虛擬貨幣當交付手法,或是變成詐欺標的,但目前我國僅有《洗錢防制法》規範,力道遠遠不夠,應該要另立專法,其實證期局也有修法的計畫,但預計要到2026年才會完成,然而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擔憂修法完成時又比詐團慢了手腳,希望還可以再加速。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