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上帝派來的幸福使者—畢嘉士大夫

    2019-08-20 16:37 / 作者 洪采姍

    畢嘉士醫師,挪威人。28歲那一年,他來台行醫,從痲瘋病、肺結核到小兒麻痺,畢嘉士選擇了最邊緣和弱勢的病人為救治對象。他曾親口為麻瘋病人吸痰、開刀又輸血給病人、找美軍開飛機到山區施打疫苗、也曾多次掏空口袋的錢接濟病患。畢嘉士醫師看重每一個生命,無法忍受寶貴的生命被忽略,甚至被放棄。在他的字典裡,沒有「沒辦法」三個字,他相信,再困難的病,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如今受他影響而成立的「畢嘉士基金會」,也將”永不放棄”視為信念:要用各種可能的方法,去維護每一個生命的尊嚴。


    畢嘉士大夫堅信只要不放棄,就是灑下一顆愛的種子。(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

    圓圓紅潤的臉搭配滿頭白絲的畢嘉士大夫,笑起來很像肯德基爺爺,他是挪威人口中的「台灣醫師」,也是許多台灣病患寄予無限感謝的「畢爸爸」。 畢嘉士大夫自小飽嚐疾病和貧窮帶給人的痛苦,「我小時候家裡很窮,爸爸得了慢性肺病,我目睹很多人對慢性病的歧視。」因此他誓言讀醫科,並且要把心力放在照顧慢性的、畸形的、沒有人關心的病人身上。



    民國43年,28歲的畢嘉士大夫得償夙願,帶著新婚妻子從挪威來台行醫。第一站駐留的是專收痲瘋病人的台北樂生療養院,兩年後,在挪威差會派遣之下,畢嘉士大夫南下經營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基督教診所」。



    他發現,南部的痲瘋病人更多,而且因社會歧視,多半躲在家中與人群隔離,任由他們自生自滅。畢大夫於是在高雄成立「特別皮膚科診所」,並四處尋找病人,勸他們出來就醫。在痲瘋病診療漸上軌道後,停不下來的畢醫師開始動腦筋「開發」病人來源。早年台灣肺結核盛行,許多兒童染病因為沒錢治療而不幸夭折。於是,他率先設立一所結核病童療養院,繼而又因台灣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療養院後來也兼收小兒麻痺病童。畢大夫一看到在地上爬的、病懨懨的小孩,就會直接抱回療養院,護理人員往往得加班,照護不知從那兒冒出來的新病人。



    在生活困苦的台灣五零年代,孩子一旦罹患肺結核、小兒麻痺、腦性麻痺,常常就被遺棄,幸好有宣教士醫師們收容醫治。據估計,在十幾、二十年間,畢嘉士大夫在屏基醫療人員協助下,照顧過數千名痲瘋病人,一萬多名小兒麻痺患者、提供千名病患矯正脊椎的機會,許多因他幫助得以站立、行走、回到社會的病患,莫不視他如賦予新生的父親。 

    不屈服於困難 認真對待每個生命

    「你生病,他比你還要著急。」畢嘉士基金會董事長劉侃這樣形容畢大夫,劉侃說:「在畢大夫的信念裡,醫生將病人治癒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一時之間找不到完善的治療方法,他也絕不放棄,一定挖空心思想辦法解決」。最為人熟知的例子,應該是1959年台灣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當時畢大夫十分著急,但疫苗才剛發明沒多久,各國都缺乏,他好不容易從一名日本的醫師得到很少的疫苗,再加上美國海軍所剩的疫苗,東拼西湊的就給那些孩子施打。另一方面,他又去找世界衛生組織(WHO)幫忙,希望WHO撥一些疫苗給體內未有小兒麻痺抗體的小嬰兒施打,但WHO卻回答「愛莫能助」。



    失望之餘,畢大夫轉向製造的美國藥廠遊說,請求藥廠提供,因此1962年屏基得以從美國進口沙賓疫苗免費幫屏東地區4000位孩童接種,這是台灣地區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自此成了全面接種小兒麻痺疫苗預防工作的濫殤



    畢大夫來到屏東以後,也經常利用週末假日帶著醫護人員兵分多路,往霧台鄉、好茶村、牡丹鄉…等山地部落展開免費醫療服務。有一陣子山地部落麻疹大流行,加上原本就有不少肺結核患者,兩病齊發,許多人因而喪命,若不趕緊為居民施打長效性盤尼西林,後果不堪設想。考量步行到山區,能救治的人數相當有限,人脈廣闊的畢大夫,於是把腦筋動到駐屏東美軍的身上。



    笑口常開又愛結交朋友的畢大夫,平時會不定期的探望來台的外籍人士,主動關心他們的需求,也為他們看病送藥,因而人緣超好。所以,當他到美軍聚集的酒吧,找一位跟他交情不錯的海軍中校情商,那位中校聽了馬上豪爽答應。隔天,屏東市大連路上,史無前例的創下在大馬路上停放兩架直昇機的奇觀。「畢大夫那次出的任務其實非常驚險!」畢嘉士基金會董事長劉侃生動的描述說,因為直昇機無法降落山區,在離地面一、二公尺時,畢大夫就得帶著藥箱自機上朝外跳下,一個部落打完盤尼西林後,他再想辦法攀爬回機上,前往下個部落,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趟。明知危險重重,他還偷偷的在機內堆放民生用品,趁跳機時,把補給品一起帶給山區居民。而他不畏艱難的信念,最後順利地終止山區麻疹的流行。



    認真對待每個生命,只要不放棄,就是灑下一顆愛的種子,畢大夫的精神與這類愛的故事,後來也在屏東不斷地流傳著。

    (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

    用行動去愛病人 他的愛是如此真實

    畢大夫無私的奉獻,讓每個親身接觸過畢大夫的人都難以忘懷。曾在畢大夫家幫傭的謝淑珍說,只要聽到病人有需要,畢大夫一定是碗筷一丟就往醫院去,「每當醫院缺血,他總率先捲起袖子捐血,有一回,一位小兒麻痺的孩子開刀,在手術進行中,病人失血過多,他立刻讓護士為他抽血,然後隨即又戴回手套,繼續手術,這類的事情發生過無數次,畢太太不放心,常叮嚀我煮豬肝湯給畢大夫補身體。」與畢大夫找病人、治病能耐同樣有名的,則是他對自己金錢的慷慨。在屏基,畢大夫是有名的散財童子,不僅經常免費醫療,還不時接濟病患。曾與他共事的戴美惠說:「畢大夫時常掏光口袋的錢接濟病患,有一次,畢大夫外出看診,見對方家裡貧困,同樣把自己身上全部的錢給了出去,連飯錢、車錢都不留。



    戴美惠至今仍清楚記得,某個值夜班的晚上,她巡房時發現暗室裡的一張病床旁有一團黑影,走近猛一看才看清楚那團黑影原來是畢大夫。當時畢大夫跪在小女孩的病床旁正在禱告。「畢大夫跟我說,那個女孩白天剛開完刀,他夜裡因擔心而睡不著,才又跑回醫院。」戴美惠說,畢大夫是用"行動"在愛他的病人,他的愛是那麼真實。戴美惠說:「畢大夫連心病也醫得好,見到面容愁苦的病人,畢大夫會先給對方一個大擁抱,先照顧病人的心情再看病,所以病患常常是垂著臉走進來,笑著走出去。」

    (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

    病童口中的畢爸爸 宛如救命恩人

    除了醫治病患,對於病患的未來,畢大夫也是設想周到。畢大夫覺得必須為小兒痲痺症病童的將來鋪路,幫助他們自立,才能使這些孩子走出病痛的陰影,迎向光明的人生。於是,他首先成立支架工廠,自製支架以低於市價三分之二的價格,「賠錢」供應小兒麻痺病童使用。後來發現病童們出現脊椎側彎的後遺症,便在1975年越洋延請美國夏威夷州及香港的骨科醫師來院指導脊椎側彎矯正手術,畢大夫很努力學習新技術,希望讓小兒麻痺患者獲得更佳的治療,在國內外醫師的合作下,幫助一萬多名病患重新站起來,堅信受教的重要性,字典裡沒有「沒辦法」三個字的畢大夫接著去請求屏東縣政府開辦肢體殘障特殊班,專收小兒麻痺病童,屏東仁愛國小也成為我國第一個開啟特殊教育的學校,這是台灣國小首創,開啟我國特殊教育的新頁。



    1970年,配合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屏東市明正國中增設了「堅強班」專收仁愛國小肢體殘障特殊班畢業的學生,許多孩子因此考上大學、研究所,人生完全改觀。畢大夫當年全心照顧小兒麻痺症的孩子都稱呼他「畢爸爸」。目前任職屏基總機工作的吳玲娟是「畢爸爸」醫治過的"孩子"。吳玲娟三歲罹患小兒麻痺,「印象中,我整天都坐在竹藤製的嬰兒車上,羨慕地看著其他小朋友在我面前跑來跑去;小兒麻痺盛行的那幾年,常常可以在路上看見得病的孩子在地上爬的景況。」五歲那年,吳玲娟的鄰居在報上看到屏東有外國醫生會治療小兒麻痺,她的母親背著她,換了好幾趟火車,一路從南投鄉下趕到屏東市去找畢大夫。「經過一次又一次開刀矯正,以及接受復健,我就能藉著支架拐杖站起來,之後同樣在畢大夫的幫助下,順利去上學,念到高中,畢業後有穩定工作,然後結婚生小孩,我得以自力更生,畢大夫宛如我的救命恩人。」



    「畢大夫看一個人困苦,就會把他帶在身邊照顧,像是我的先生。」吳玲娟說,他的先生17歲那年得了腎炎,好幾次危及生命,畢大夫不但免費醫治他,甚至把他帶在身邊教他抽血、化驗,讓他的先生在早年能有謀生的技術。吳玲娟笑著說,畢大夫記性超強,他記得每一個病人,如今我老了、變胖了,畢大夫還是認得我,見了面一定會抱抱我,然後問我的先生好不好?「因著畢大夫的愛,我與其他病患,才能從爬行的日子中重新站起,畢大夫給了我們不一樣的人生。」

    許多因畢嘉士大夫幫助得以站立、行走、回到社會的病患,莫不視畢大夫如賦予新生的父親。(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

    好醫德留台灣 珍視每一個生命的價值

    畢嘉士大夫在台三十年,在最炎熱最南端的屏東,讓許多絕望的痲瘋病患再次體察人間有愛,也讓深山的原住民知曉自己是上帝關愛的兒女,更幫助來自全台各地一萬多名小兒麻痺患者揮別爬行的命運。無私的奉獻以及對台灣醫療的付出,讓他於1997年榮獲第七屆醫療奉獻獎。



    畢嘉士大夫就像上帝派來人間的歡喜使者,無數因病殘缺的人,都因為他,重拾活下去的尊嚴與希望。

    作者:畢嘉士基金會 出處:畢嘉士基金會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