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杜丞蕓醫師專欄|冬令怎麼補?中醫幫你畫重點:羊肉爐、燒酒雞、薑母鴨功效大評比

    2021-01-21 12:27 / 作者 杜丞蕓

    冬天本來就是熱量需求爆表的季節,因為天寒地凍,手腳冰冷的我們需要溫暖,就會不自覺地增加進食,為身體添加熱量。台灣雖是亞熱帶氣候,冬天卻是冷得不得了!



    只要大陸冷氣團來襲,又濕又寒的天氣,濕冷的感覺就會令人不自覺地想吃火鍋、想來點冬令進補。但是吃多火鍋或者藥膳料理,又覺得口舌乾燥、嘴巴快要破皮了!到底要如何進補才對呢?


    冬令怎麼補?藥膳食補功效一次畫重點。(圖片來源/左:IG@lizardking25、右:IG@peggy_lifetime)

    冬令進補該怎麼吃、何時吃?醫女一次幫你畫好重點

    台灣路邊隨處可見的開放式店面,一家一家緊挨著開的羊肉爐、薑母鴨、麻辣鍋,在晚上總是燈火通明。大家圍著齊腰高的圓桌子、坐著板凳,熱呼呼地一口接一口,鍋中散發出的暖氣和香氣超級開胃。朋友問我,吃這麼上火的東西配涼性的啤酒比較好?還是配熱性的高粱比較好?連配酒都講究養生,很好!



    社區市場裡小店的燒酒雞、麻油雞、還有當歸土虱,不用掛招牌也是排隊名店。老闆娘一碗一碗地舀,用紅尼龍繩捆緊塑膠袋,放在保麗龍碗上,就可以帶回家吃菜配飯。又有親人問我,燒酒雞是不是有痔瘡的人不能喝?還有麻油雞湯才喝半碗為何會喉嚨痛?請看醫女幫你畫重點!



    羊肉爐:補氣血

    羊肉性溫味甘補血,《本草綱目》有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益腎氣」,所以羊肉湯可以開脾胃,增加氣血,補充體力。平時不只體質虛弱的人可以使用,像是瘦瘦不長肉的兒童或老人、氣血虛容易頭暈的女人、長期疲勞的加班族、還有產婦坐月子也可以食用。



    冬天時也適合一般人暖身進補、增加元氣。而路邊常見的羊肉爐,鍋中不只有羊肉燉煮,還有加入許多中藥材和香料,像是當歸、川芎、黃耆、枸杞子、紅棗等,還有小茴香、肉豆蔻等香氣十足的配角。可以添加青菜、豆腐等各種食材,更有營養。

    重點:溫和補氣、補血、溫暖身子,不只瘦弱者、男女老少也咸宜。



    薑母鴨:溫中散寒

    薑性溫味辛,最擅長溫中散寒!也就是加強消化道,增加抵抗力和預防感冒。薑母指的是2至3年以上的薑,皮厚,表皮皺,味道最為辛辣,纖維也很豐富。比起嫩薑、老薑,薑母更能達到增強氣血循環、祛寒邪,所以適合外感風寒者、或者在濕冷之處工作之人。薑母鴨加入了鴨肉,是因為鴨肉性寒味甘,滋陰補虛勞,再加入一些中藥材,就能讓薑母鴨湯頭會更為溫潤,不會上火。

    重點:溫暖脾胃、溫暖四肢,容易頭痛、關節酸痛、或容易感冒者適用。



    燒酒雞:活血去瘀

    酒性溫味甘苦辛,溫脾胃,破癥結,助藥力,通行血脈。燒酒雞的主要成分為滿滿的米酒加雞,可想而知,酒精過敏者、成長中的兒童、孕婦產婦皆不宜。喜歡燒酒雞的朋友,食用後可立馬感到全身溫暖氣血澎湃,這就是「破癥結、通行血脈」的感覺。所以勞力工作者、身體容易痠痛有瘀、這裏痛那裡痛的人可以食用。在中醫裡,酒本就可以入藥,「醫」字的下半部「酉」就是從「酒」這個字來的。



    重點:溫暖脾胃、解除身體各處的瘀,容易肌肉酸痛者適用。



    麻辣鍋:除濕行氣

    麻辣鍋裡有滿滿的辛香料和中藥材,但是主角是辣椒和花椒。花椒和辣椒的共同特色為性熱味辛,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所以胃口不好、容易天冷有關節疼痛、身子覺得濕氣重的人適合食用。但平日容易上火、口乾舌燥、睡不好的人不宜吃麻辣,還有孕婦和哺乳的產婦也不可。另外麻辣鍋中的辣油特別多,容易腹瀉、腸胃不適者也不宜。

    重點:暖胃去濕、胃口不好、身子容易感覺濕氣沈重、天寒關節疼痛者適用。

    更多太報報導

    疫情只能宅在家?煮碗療癒系牛肉麵讓妳補氣血又暖身心(附食譜)

    人間美味「四神湯」,讓大病初癒老太太一秒恢復元氣

    杜丞蕓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