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民俗信仰學者稱為「神明欽點的攝影師」,陳逸宏出生於屏東東港,具有攝影記者、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三個身分。他曾任職副刊攝影記者14年,30歲之後,或許是歲月的洗禮,或許是神明的召喚,他開始全心全意記錄廟會與祭典。
《朝聖台灣》集結他三十多年來拍攝王爺信仰與媽祖遶境進香等民俗活動的珍貴影像。本文透過他的鏡頭,介紹在地人才知道的盛事──白沙屯二媽遊庄,當中許多人與神之間互動交流的動人故事。
對許多參與過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的民眾來說,在大媽進香回宮後第二天進行的「二媽遊庄」,或許是一個只聽說過、不熟悉,或是沒有走過的旅程。
一大早黑面二媽和山邊媽各乘坐自己鑾轎,進行遶境。在地人稱為「遊庄」,通常也被稱為「二媽遊庄」。二媽遊庄主要範圍是白沙屯,分成三大區域:本庄(白東、白西、南邊厝)、南庄(內島、洪厝、新埔里的過山、陳厝)、北庄(過港、山邊、南坑、北坑)。
二〇〇七年當我聽到這個行程,覺得特別有趣。第一次參與時遲到了十五分鐘,沒想到起駕非常準時,我到的時候轎子已經不見了,就一路追到白沙屯火車站。開始沒什麼概念,以為通霄靠海,海邊走走應該輕鬆。背著重重的攝影器材徒步走,從平地走著走著,突然越過省道,開始爬坡,心裡吶喊著:「不是在海邊嗎?怎麼往山上走。」這開啟了我完全無法想像的視覺之窗,太特別了!
想起以前一首黃大城唱的民歌《今山古道》,在白沙屯地界讓我看到這首歌的真實版,真的是走在古道上,走的很多地點從來都不曾進去,也不會特地開車去。對我來說,它是一天可以完成的遶境,雖然非常累。它跟《朝聖台灣》後文會提到的九份迎媽祖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早上七點開始,到下午三點左右結束,活動範圍非常廣,幾乎把白沙屯和山邊的山林全都走遍。
八天七夜進香回來大家都累了,二媽遊庄參與的人不多。我從二〇〇七年拍到二〇二一年,十多年間增加的參與人數,不若進香人數的遽增,雖未限制外地人參加,實際參與者幾乎都是本地人。前往北港進香時,在地宮廟、陣頭並未隨行,但是全都參與了二媽遊庄。現場熱鬧,跟隨信眾人數沒那麼龐大,反而顯得原汁原味。
後來跟拱天宮文化組討論,我認為二媽遊庄才是屬於在地人的盛大活動,特別值得被記錄。有時進香無法全程參與,我會選擇從接駕回宮開始,第二天繼續拍攝二媽遊庄行程,至少拍了七、八年。
人與自然的關係,相對渺小而微妙。敬天地、存敬意而遊之,是二媽遊庄的真諦,全程約十六公里。這是從制高點往下拍,拍到鄉間小路,布滿了二媽遊庄神轎和信徒。人跟大自然環境的關係,相對變得微小。當地耆老看到這張照片說,這才是他們心目中二媽遊庄的真正意義。遊庄行列會走到很荒僻、人煙少至的地方,但那邊住了隱藏山野的居民,他們同樣需要被眷顧,這才是在地人真正感受得到進香回來後的重要活動。
婆婆穿著隆重的衣著,還特別做了頭髮,虔誠拿著香站在非常狹窄的巷子,等待媽祖輦轎的到來。拍攝時我先站到婆婆身後,等到神轎到來,才捕捉到這個畫面。
戲劇演出不能只有主角唱獨腳戲,精彩絕倫的配角也是不可或缺。二媽遊庄時山邊媽的開路先鋒照府王爺,金身為黑面花臉,臉部花紋類似鳥類羽毛。根據文獻,十九世紀就存在的照府王爺,在山邊媽的宮裡前後有三尊,造型非常特別,每次去我都會拍攝。
當時因受傷落伍於遊庄隊伍之後,神轎已回輦。慢慢走在回拱天宮路上,正前方看到三太子輦轎入廟完正準備回宮,左邊巷子有位坐輪椅的婆婆在家宅院子,我直覺輦轎一定會轉進去,一個箭步衝到婆婆前面等。
果然,本來直行的輦轎立刻斜衝到婆婆面前為她加持。拍到婆婆與三太子對話的照片,當時看著就落下淚來,邊哭邊按快門。
後來問婆婆跟太子爺講什麼,八十多歲婆婆說:「阮跟太子爺說,阮得皮蛇(帶狀皰疹),身體艱苦,那乎阮身體卡快活,阮就去廟裡給恁拜拜(我跟太子爺說,我得了皮蛇身體痛苦難過,如果讓我身體好一點,就去廟裡給祢拜拜)。」
這次神祕經驗帶給我很重要的想法。關於信仰,神明不該只是高高在上被供奉在殿堂,應該深入民間。像婆婆這樣年紀大了又生病,通常不太願意出門,當知道媽祖、神明將要經過家門口,她們會打起精神精心打扮,親自在門口隆重地迎接。對年老或久病纏疾的人,面對負面能量時能有神明願意來加持,讓她們燃起希望的力量。
信仰是什麼?就是根植於生活,不論信仰什麼宗教,要能支撐你正面地、愉快地活下去。你相信的,就是信仰所在。
※本文經一葦文思授權刊登《朝聖台灣》部分章節,文章標題經太報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