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職撞巡迴賽接軌國際「撞球王子」柯秉逸:四吋袋口運氣少三成

    2025-04-06 19:01 / 作者 陳國偉
    CTPBA職業撞球排名賽第2站柯秉逸晉級四強。圖片取自CTPBA
    睽違10年台灣職業撞球巡迴賽重啟,國內頂尖好手齊聚同場拚戰,更在賽事規格上全面升級──比賽採用WNT(World Nineball Tour)國際規則,其中最大變革,袋口與國際標準四吋(約10.16公分)寬度同步,拉高賽事等級,大幅降低了「運氣球」成分。

    「現在這種球台,可以減少三到四成的運氣成分!」前世界球王柯秉逸語氣斬釘截鐵。他進一步解釋,過去寬口球袋讓比賽充滿不確定性,現在「世界前100名選手遇到我,讓我至少有9成贏面。」

    職業撞球巡迴賽指定採用WNT認證的Rasson OX(銳勝-公牛)與 Rasson Accura(鋭勝-阿庫拉)兩款球台,與國際賽事同級同規,賽事主辦人 Jackie 表示,這樣的規格設計,「就是要讓選手知道,跟國際球員到底還差多遠。」

    Jackie解釋,過去國際賽袋口大約在1.8至2.0寬度,目前變為四吋,約為1.77顆,只要準度上發生些許失誤,球很難靠運氣進球,外號「玉面飛龍」的張玉龍說:「球台的袋角很『犀利』,出桿不穩就容易被『卡住』,心理壓力自然也會變大。」

    今年重啟的職業巡迴賽,對不少國內老將與新秀來說,不只是回憶,更是重建節奏的關鍵。柯秉逸直言,國內比賽變多,對備戰國際賽事有正向幫助,「這種比賽強度夠,大家也會一起訓練,以賽代訓強度拉高,出國比賽就比較不會一開始就亂掉。」

    賽會主辦方表示,職業撞球巡迴賽與國際賽接軌,目的是讓台灣選手能夠適應國際賽環境,不要因為賽制規格差異而輸在起跑點。
    陳國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