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從去年延燒到今年的總統、立委選舉,讓許多過去從未踏入政治領域的素人嶄露頭角,也喚醒台灣許多人開始關心政治。而今,選戰結束,那一時被激起的對立與激情,隨時間慢慢被撫平。部分未取得門票的素人參選人,選擇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但也有人經過這一戰後,決定以不同方式繼續參與公眾事務。
在去年名列台灣基進不分區立委第三的吳欣岱,是屏東醫院血管外科醫師,同時也是一雙兒女的母親。選前,她多次針對柯文哲、郭台銘等人的性別歧視言論作出嚴正回應,也積極提出改善職業婦女的孕產育兒環境、受雇職員勞權困境等政見,受到不少關注。
選後,雖未當選,她依然持續透過社群發聲,尤其面對緊接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宣導防疫觀念、維護醫護人員勞權,這些事她一項也沒少做,甚至在二月初爆發武漢包機爭議後,主動發起「醫療人員連署支持政府堅守防疫底線」連署,一天之內就受到11萬名醫護人員響應,將近全台人數的三分之一。
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2月23日宣布「限制醫護人員出國措施」,才剛以連署支持政府堅守防疫底線的吳欣岱,談起這項政策露出滿臉無奈。
她首先表示,身邊的醫療人員對中央指揮中心的防疫工作都是給予肯定的,所以也都願意配合這個政策,甚至很多人老早就已取消出國、島內觀光行程;但在那場記者會前,醫界並未獲得事前的溝通,也不見相關配套,實在太不尊重醫療人員。在沒有配套措施的狀況之下,許多問題可能隨之而來。
雖身為一位醫師,吳欣岱坦言,護理師的權益更需要被關注。「醫師在經濟上相對寬裕,即便人力緊繃,但假相對護理師好請很多。很多護理師是都是班表制、三班輪,卡得很死,很多人連生病都不敢請假,因為一請假,就沒有人幫他上班。」
另外,目前醫師若治療完確診患者,必須自我隔離14天,因為是為了治療患者,一般醫院會認定為公假,但這14天公假的薪水,有些醫院是算底薪,醫師的底薪就是兩萬塊,有些是算平均月薪,數字就會高很多。
她認為,中央指揮中心應該發揮魄力,頒布明確的實行準則來保障基層醫療人員權益,包括班表的調度,甚至是婚假延期等等,不然當政府公布一個大方向的命令,相關細節僅寫上「由各醫院自己決定」時,就可能放任某些醫院資方虧待員工,讓受雇醫療人員受委屈。
由吳欣岱推動的醫護連署三大訴求,全台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醫護人員響應。(圖片來源/吳欣岱粉絲專頁)
因為疫情,許多存在醫療界已久的制度與勞權問題一一浮現,即便台灣的健保制度、醫療品質在全球是數一數二,卻很少有為受雇醫療人員發聲的團體。
身為一位醫師、女性以及兩個孩子的媽,吳欣岱對於職場的不平待遇,感受相當深刻,「女醫師是經濟相對寬裕的人,但生小孩的比例非常少,不是因為我們沒有錢,是因為我們不敢生!」她甚至毫不諱言地說,「我覺得很悲哀,為什麼一個在台灣相對穩定的工作階級,卻沒辦法安心地生育成家。」
她回想起自己第一胎是在總醫師後期生的,「那是擔任住院醫師四年後,接著最累的訓練,每週工時都是一百小時以上。」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她還當起遠距離媽媽──在台中上班,小孩請在屏東的公婆照顧;連請產假都會換來老闆一句「我能說不要嗎?」的冷言冷語。
吳欣岱分析,孕產權之所以很難推動,就是因為台灣的勞工階級被壓榨得太嚴重。她以住院醫師有88個工時上限為例,「照理說這是高標,可是所有台灣的住院醫師,就是88工時,沒有人80、70。在每個人都卡這麼緊的狀況下,只要有一個弱點,比方生病、懷孕生小孩,就會被放大檢視,所有人都像狼一樣撲上去。」
目前,台灣只有一個臺北市醫師工會,且是由一群住院醫師所籌組,「住院醫師是固定薪水,是訓練性質;而主治醫師有點像是自己當老闆,大部分醫院主治醫師的薪水都很低,看你的業績來決定你的薪水是多少。」因為兩方考量的點完全不同,所以在法條的倡議上例如勞基法工時規定,就有很多衝突。吳欣岱認為,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工會會員僅三百多位,且即便做了很多事情,但力量實在有限。
「這有點像是制度上造成兩個階級的人弱弱相殘,但目前台灣狀況,只要是受雇醫師,都還是有被壓榨的成分在,要怎麼樣把這兩個不同工作階段的人集合在一起,跟政府不合理的法條,或者醫院資方做抗衡,很需要藝術。」
因此,她希望在這次防疫結束後,會有更多醫療人員可以意識到這個狀況,她接下來也會與高雄好過日協會一起組成以中南部醫師為主的「醫事行動聯盟」,共同關注醫療相關制度問題。
延伸閱讀
邱豑慶醫師專欄|台灣年輕醫護人員絕非爛草莓!堅守三點醫療防疫底線的重要性
周芷萱專欄|從學姊黃瀞瑩幫台北市長柯文哲梳頭,談職場性別期待與勞動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