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籃潛在歸化人選庫克斯(Sidney Cooks)。林建嘉攝
中華籃協在瓊斯盃前夕突釋出女籃歸化議題,並找來去年WSBL效力國泰女籃的庫克斯(Sidney Cooks)加入中華隊,先不論過去她曾在2016年代表美國國隊出戰U18美洲盃,根據籃協過去操作,都是在瓊斯盃前夕釋出歸化訊息,並實際找來打中華籃或是中華白,但瓊斯盃結束後就沒有後文,所以這次庫克斯的歸化,是否為一個長期的規劃?恐影響中華女籃未來幾年的戰力布局,但根據男籃幾個案例,庫克斯的歸化案,淪為「喊口號」的機率恐怕很高。
WSBL自開放洋將以來,中華籃協一直都希望遵循戴維斯或是阿提諾模式尋找適合的歸化人選,不過目前來台灣打過球的洋將多半無法符合此需求,甚至是德國、澳洲等強權的現役國家隊成員。
雖然籃協在瓊斯盃記者會上強調,「不是亂找」,但庫克斯在去年WSBL例行賽出賽僅9場,場均11.9分5.4籃板成績,帳面上數據不出色不說,就連對位本土球員都有困難,籃協指出的「不是亂找」實在讓人難以信服。
中華女籃潛在歸化人選庫克斯(Sidney Cooks)。林建嘉攝
籃協當時在瓊斯盃記者會上除了強調不是亂找外,還提到,「人家沒對我們有一定程度了解,也不會有意願來,找她是因為來過台灣,我們彼此認識,她有意願,教練和選訓也覺得她各方面都很配合」,言下之意,只要有意願且有高度、願意配合,是否符合中華隊隊形、需求並非重點?此外她還有打過美國隊的問題需要解決,雖然籃協解釋,「有跟FIBA溝通,但沒確定的結果,但他們的參考標準主要是參酌她打美國頻率,不是經常性就還好點」。
回顧過往男籃潛在歸化人選案例,「瓊斯盃前夕釋出訊息似乎是既定的操作手法」,但最終,每次都沒有下文。
中華男籃前兩位歸化戴維斯、阿提諾中間曾間隔一段不短的空窗期,這段時間曾在2016年來找John Florveus打中華白,但因表現不佳,後來便沒有在歸化的討論中出現;同年瓊斯盃,近年受到假球風波的前裕隆外籍生斑霸也曾在2016年加入中華白,不過後續也隨著假球風波煙消雲散。
最後一人則是2017年的Kyle Barone,當年為填補中華白的禁區戰力,曾效力SBL金門酒廠的他毛遂自薦,儘管數據不差,但打法上與中華隊希望能夠鞏固內線需求不符,他的歸化案也不了了之。
這些案例的共同點,都是籃協在瓊斯盃前夕釋出相關訊息,並邀請他們打中華藍或中華白,彷彿就像是在對外宣示「我們籃協有做事」一般,即便最終都沒有任何結果。
中華女籃潛在歸化人選庫克斯(Sidney Cooks)。林建嘉攝
中華女籃潛在歸化人選庫克斯(Sidney Cooks)。林建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