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14:28
晶圓代工廠聯電今日(10/22)宣布推出全新的55奈米BCD(Bipolar-CMOS-DMOS)平台,為下世代行動裝置、消費性電子、車用與工業應用實現更高的電源效率與系統整合。
2025-10-18 07:10
「智慧機器人」被納入AI新十大建設中的3大關鍵技術產業,與矽光子、量子2大產業共同打造新護國群山。目前機器人已被應用於製造業、物流業、餐飲業,未來可能百工百業、日常生活都需要智慧機器人,來減輕人類生活或工作上的負擔,甚至完成人類無法解決的事。而台灣智慧機器人供應鏈囊括上游元件業者、中游整機業者,以及下游應用端,已組成合縱聯盟,可望提升台灣在智慧機器人領域的競爭力。
2025-10-16 16:07
中科院運用電解產生氫氣的淨零排碳發電技術,持續推動研發,在今天(10/16)開幕的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當中,發表國內第一台整合6kW全自製陰離子交換膜產氫機、20Nm3儲氫合金、20kW燃料電池及電源管理系統的「行動電解產氫發電系統(20呎貨櫃)」,並鏈接前端風光綠能及離峰餘電,透過製氫、儲氫及氫能應用,做為移動式及分散式電站。另外也有手拉26吋行李箱大小的移動式氫能發電裝置,可以抽換小型儲氫合金罐,搭配小型燃料電池,可發電2小時,就能夠讓家庭用電力煮熱食,落實防衛韌性到最基層。
2025-10-16 10:06
邊緣AI戰略啟動!微控制器(MCU)廠盛群今年新品大秀4款AI MCU展現邊緣AI應用,盛群總經理蔡宗表示,美系客戶帶動今年上半年煙幕報警器量增2倍,營收更達4倍成長,因應邊緣AI落地,已推出4款具備邊緣AI演算的MCU,用於穿戴和健康量測。而AI 伺服器散熱模組MCU 已通過大廠驗證,陸續出貨中。雖有中美貿易戰干擾,但預計第四季動能應可持平。
2025-10-16 09:43
台灣聞名世界的雄三飛彈、強弓飛彈生產過程中,幕後英雄「火工人員」一旦面對可能的超高溫瞬燃意外時,必須要在2千度至3千度的高溫下保護身體,「防超高溫火焰耐燃工作服」就是必須防護配備,中科院今天(10/16)起在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首度展出研發成果,可在黃金五秒內讓人體皮膚表面溫度維持在50℃以下,使高風險作業人員於工安事故發生時,仍可具有充分的逃生時間。
2025-10-13 15:15
恩智浦今天與光寶科共同宣布,雙方互相授予策略夥伴獎,表彰彼此在實現最高電源效率、產品效能和整體品質目標的共同承諾。此次授獎亦同步慶祝恩智浦GreenChip解決方案對光寶科技累計出貨量突破10億顆的重要里程碑,充分展現雙方穩固的合作基礎與業界實力。
2025-09-23 10:48
經濟部技術司今(23)日表示,為加強台灣在無人機產業競爭力,響應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已在半個月前(9/10)通過3.26億元補助案給7家國內業者,聚焦發展AI影像晶片及低成本飛控板。
2025-09-15 14:48
電器領導廠松川過去十餘年積極布局高壓直流(HVDC)供電架構趨勢明確,手握美國特斯拉和台達電大客戶,松川搭上AI電源動能持續發酵題材,今年下半年在電動車回升帶動下,營運動能將優於上半年,有望達6:4,雖有匯率影響,今年仍可有2位數成長。且加上AI電源明年發酵爆發,將可推升AI營收佔比從12%上看20%。
2025-09-11 19:50
國巨(2327)今(11)日召開董事會,決議以每股新台幣229.8元,公開收購上櫃公司茂達電子(6138)28.5%股權,最高收購數量為2,127萬7,245股,最低收購數量為373萬3,000股,市場估約斥資48億元。國巨表示,希望透過股權持有,開啟與茂達管理層對話,尋求未來策略性合作契機,強化長期競爭優勢。
2025-09-08 15:40
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將於本週三開展。主辦單位今日召開展前記者會。SEMI全球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吳田玉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複雜的競爭環境,在這樣的挑戰下,首先要把自己變得更強大;其次,對客戶提出的解決方案必須愈簡單愈好,這就是2大致勝法則。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