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16:07
已開徵80年的貨物稅,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認為部分項目已不合時宜,呼籲檢討;財政部則回應表示,開徵貨物稅目的也有為了促進節能減碳、維護國民健康之目的,另外,檢討與未來評估是否開徵碳稅有關,不宜單就特定稅目分開檢討,應就整體稅制通盤檢討,以並兼顧財政健全。
2025-05-13 08:55
美國與中國週一(5/12)達成協議,在90天內暫時大幅互降關稅,美國川普隨後表示,中國已同意移除對美國產品的所有非關稅壁壘。他宣布與北京的貿易戰已降溫,暗示若談判進展順利,可能會出現更多讓步。
2025-05-07 12:28
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每6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女性占比高達八成。骨質疏鬆已成為台灣第二大慢性病,威脅程度僅次於高血壓。面對超高齡社會快速逼近,中央健保署自今年3月起擴大藥物給付,首度將尚未骨折但具高風險族群納入保障對象,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類風濕性關節炎、長期使用類固醇者,標誌著我國從「骨折後治療」走向「骨折前預防」的新里程碑。根據健保署估算,政策上路後每年將新增約13萬名受惠者,健保每年預計新增支出超過新台幣8.65億元。
2025-04-29 11:21
發動全球關稅戰爭,威脅併吞加拿大與格陵蘭,在烏克蘭戰爭180度轉彎,禁止多元政策,逮捕法官……美國總統川普在1月20日就職以來,不斷拋出震撼彈。對他的支持者而言,川普只是在實現他的競選承諾。而對其他美國人以及世界,「川普2.0」更像是在瓷器店橫衝直撞的大象,整垮世界80年來的貿易與外交體系,並威脅到美國建國200多年的三權分立憲政秩序。
2025-04-27 15:56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一篇台灣醫師的投書,指出台灣健保體系正面臨崩潰危機,提及急診壅塞、政策失靈等問題,引發醫界廣泛討論。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27)日表示,儘管文中部分數據有誤,但此投書確實點出健保投資不足的結構性問題,並強調今年特別關注健保總額成長率,盯緊不能低於5.5%。
2025-04-26 20:21
頂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今天(4/26)刊出一篇由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撰寫的文章,提到台灣健保體系即將崩壞;還提到年初發生急診壅塞問題,當時有一名政府官員在社群平台嘲諷一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文章還指控,2022年Omicron高峰時期新冠住院患者死亡率高達58.2%,引發醫界議論。
2025-03-25 16:22
退休後希望能盡情享受第二人生,然而隨著年齡漸增,醫療需求逐漸增加,此時若缺乏完善的醫療保障,可能面臨沉重的醫療支出負擔。安達人壽提醒,應善用手術險與癌症險的優勢與特性,構築兼具廣度與深度的醫療保障計畫,打造退休後的堅實防護網,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同時,也讓退休生活更加從容無憂。
2025-03-13 10:00
馬斯克主導的美國政府效率部在重重爭議下,宣稱已大砍省下1,000多億美元,但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其實只有少數部門的支出有所下降。美國財政部新數據更顯示,聯邦支出在上個月上升至破紀錄的6,030億美元,凸顯川普政府在大幅削減政府規模上面臨的困難。
2025-02-27 16:30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27)日召開第三次委員會議,針對近期醫院壅塞議題,總統賴清德首度回應,未來將持續透過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督導、調度急診病床,同時持續強化各醫學中心的院內病床調度,以及發揮緊急醫療網功能,加強區域醫院間的聯防機制,減輕急診壓力,同時加強民眾獲取分級就醫資訊、落實醫療分級制度。
2025-02-24 13:43
近日全台急診壅塞,昨(23日)連台灣急診醫院會都罕見發文求救,行政院長卓榮泰今上午已請衛福部針對相關整備情形進行報告。北市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就直指原因是「健保執政無能」,把成本轉嫁給全民和醫師,他並分享有離職醫師透露,「一上班接了2、30床,根本記不得誰是誰。」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