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川普施政百日 7個令人震驚的時刻

    2025-04-29 11:21 / 作者 陳家齊
    2025年4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於白宮草坪。美聯社
    發動全球關稅戰爭,威脅併吞加拿大與格陵蘭,在烏克蘭戰爭180度轉彎,禁止多元政策,逮捕法官……美國總統川普在1月20日就職以來,不斷拋出震撼彈。對他的支持者而言,川普只是在實現他的競選承諾。而對其他美國人以及世界,「川普2.0」更像是在瓷器店橫衝直撞的大象,推倒世界80年來的貿易與外交體系,並威脅到美國建國200多年的三權分立憲政秩序。

    曾在雷根和老布希總統的政府任職,後來在川普第一任期被任命為對伊朗和委內瑞拉問題特別代表的保守派人士艾布蘭(Elliott Abrams),向路透社記者說:「現在的川普比八年前更激進,我感到非常訝異。」

    一些人解釋,川普這些震撼行動其實只是在談判中預先拉高喊價的手段。但沒有人知道川普將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曾在民主黨和共和黨政府擔任中東問題談判代表的羅斯,向路透社記者說:「我們正看到全球國際事務發生巨大動盪。目前,沒有人確定如何看待正在發生的事情,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以下是川普施政一百天的震撼時刻:

    施政第9天:中止種族與身分認同平權政策

    1月29日,一架美國軍用直升機與一架民航包機,在華府的波多馬克河上空對撞墜毀,共67人罹難。川普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全場默哀後幾秒鐘,川普就展開了他的攻擊。

    川普聲稱,這起悲劇的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採取多元、平權、包容(DEI)計畫,使他們雇用有嚴重智力障礙的人擔任航空管制人員。川普沒有拿出證據。

    這個時刻象徵著川普第二個總統任期內,對近年來在美國政府和企業界迅速擴散的DEI計畫發起總攻。川普已指示聯邦政府終止內部的DEI計畫,並調查那些被認為參與「非法DEI」的私營公司和學術機構。Meta和高盛等全球大公司,紛紛縮減或取消DEI計畫。

    對DEI的批評者來說,DEI把政治和種族、認同看得比才能更重要,並造成不必要的分裂。相撞的美軍直升機是由女軍官駕駛,這也變成他們攻擊DEI的重點。

    川普的指示似乎獲得了這些選民的喝采,但也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阿靈頓國家公墓從網站刪除了所有關於黑人和女性軍人的紀錄頁面。而向日本投下原子彈的伊諾拉蓋伊號轟炸機(Enola Gay),一度從美國國防部的網站消失,顯然是因為「蓋伊」(Gay)這個字與同性戀(gay)在英文是同樣拼寫的緣故。

    施政第20天:總統擴權

    在新任期開始的三週後,一個週日(2月8日)早上的10點13分,副總統范斯在社群網站X發出了一句話,這句話塑造了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的戰略。

    他在X上寫說:「法官不得控制行政部門的合法權力。」

    在隨之而來的媒體反應中,法律專家紛紛挑戰這一說法,指出美國民主歷史220年的核心原則:法院有權審查並推翻任何他們認為違反美國憲法的政府行為,包括法律、法規和總統行政命令。

    也就是說,范斯的話是在對司法權威,以及美國創始人制定的三權分立憲政進行公然挑戰。

    但川普團隊仍積極行動,從國會手中奪取預算支出控制權,單方取消已獲國會撥款的計畫和整個機構的資金。這種權力侵蝕在國會山莊基本沒有受到反對,川普的共和黨人在參眾兩院都是過半多數。

    而法院有更強烈的抵抗,根據《紐約時報》統計,至今為止已有100多項法官的裁決,阻止他們認為違反憲法的總統行為。

    一些最大的衝突發生在川普的移民鎮壓行動中。3月,200多名被認為對美國構成威脅的南美洲人被飛機遣送到薩爾瓦多的重刑監獄,其中許多人沒有經過法庭聽證的正當合法程序。

    一位共和黨任命的聯邦上訴法院法官威金森(J. Harvie Wilkinson)表示,他對白宮的行為感到「震驚」。他說:「現在各部門之間的摩擦太過劇烈,相互對抗,這場衝突勢必會兩敗俱傷。」

    川普和白宮官員表示,他們會遵守法院的裁決,但儘管最高法院裁決下令暫停行為,川普政府依舊把移民送到薩爾瓦多坐牢。

    法官持續發出裁決阻止川普政府行動,川普政府不理這些裁決。直到最後,在4月25日,川普政府的司法部長邦迪與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巴特爾,下令逮捕了2名法官。

    施政第25天:與盟友決裂

    當美國副總統范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演講,痛斥美國傳統的歐洲盟友不民主、不夠格當美國的盟友後,維繫二戰後80年秩序的美歐跨大西洋同盟關係應聲破裂。

    在稍早,川普政府單方面宣布與俄羅斯談判烏克蘭停火,排除烏克蘭與歐洲國家參與談判時,歐盟與北約的歐洲國家已經在懷疑,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America First),其實是「美國孤立」(America Alone)政策。

    川普的外交發言對這些裂痕完全沒有彌補的作用。他從就職前夕就口口聲聲表示加拿大應併為美國第51州,因為沒有美國每年「幾千億美元的援助」,加拿大「不會存在」。他要求收購丹麥自治領土格陵蘭,收回巴拿馬運河區。這些行為更像是中國的對外領土聲索,而不是傳統美國建立、維護的「有規則的國際秩序」。

    歐洲把這些發言視為真實的威脅,而不只是談判的喊價。歐洲國家紛紛制定計畫大幅提高軍備費用,並考慮由英法提供核子保護傘的可能性。南韓、日本也出現要發展核武的呼聲。美國不再被視為可靠的安全經濟同盟,而更像是亂源。

    曾在共和黨和民主黨政府擔任資深外交官的米勒表示,川普現在改變對外政策路線還為時不晚,特別是如果他開始感受到期中選舉共和黨國會議員的壓力,想繼續維持共和黨國會過半的優勢,必須做出改變。

    如果川普堅持目前的路線,下任總統可能會試圖重新建立華府作為世界秩序保證人的角色,但可能將是艱辛漫長的過程。

    目前在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擔任高級研究員的米勒說:「正在發生的事情尚未達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但現在對我們與朋友的關係造成多大的損害,以及對手將從中受益多少,可能無法估計。」

    施政第32天:揮舞電鋸

    億萬富豪馬斯克站在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的舞台上,一身全黑打扮,還戴著墨鏡。這時,以大砍預算知名的阿根廷總統米雷伊從後台走出,遞給馬斯克一把閃亮的金色電鋸。

    馬斯克高舉電鋸喊說:「這是砍向官僚機構的電鋸,電鋸!!」

    這幾乎說明了馬斯克掌管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如何執行任務。馬斯克派遣Doge的人員遍布聯邦政府,存取敏感的政府資料庫,大砍聯邦機構,進行裁員。

    儘管馬斯克遠未達成他為美國每年省下2兆美元的承諾,但美國數十個聯邦機構和部門已大幅裁員,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基本關閉。目前川普政府也試圖廢除教育部。

    儘管降低政府的「浪費、詐欺和濫用」,削減不斷膨脹的聯邦赤字,對選民很有吸引力。但馬斯克的電鋸往往不像修剪繁枝,而是直接把樹鋸斷。大批人員遭馬斯克手下開除後,馬上被發現是不可或缺的人員,又緊急聘回來。

    馬斯克已經和川普的內閣閣員發生衝突,他表示5月初將回頭把精力投注在他的特斯拉等事業,卸下Doge的任務。

    一些選民現在憂心,保障窮人、老人、退休人士的福利與醫療支出,也將被大砍。因為美國聯邦支出最大的一塊其實是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以及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這些社福支出。政府雇員的薪水,其實只佔支出的一小部分。

    如果川普政府要達成所承諾的削減政府赤字,同時又進行減稅的計畫,大砍福利支出恐怕無法避免。

    施政第72天:全球關稅戰

    當川普4月2日「解放日」當天,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全球的「對等關稅」實施計畫,並且用圖表版列出針對數十個國家的關稅稅率時,市場受到震撼,開始崩跌。

    交易員麥唐納向英國廣播公司(BBC)回憶他的反應:「我跳了起來,因為我沒想到會有一個圖表板,我預期的只是一個公告。我不得不高速思考,因為數十億美元正在我眼前消失。」

    他緊急狂賣股票:「股票市場每秒鐘都有數十億美元蒸發,所以這真的是在比手速。」

    美國股市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受到打擊尤其嚴重,並且出現了美股、美債、美元同時崩跌的罕見狀況。雖然川普很快就先暫停了對多國的高額對等關稅,但市場尚未從當時恢復。

    朝令夕改的關稅戰措施,令美國民眾與企業領袖對經濟趨勢悲觀,認為將出現經濟衰退,物價也將大漲。美國聯準會(Fed)、國際貨幣基金(IMF)等機構大幅下修了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期。

    不過,川普的關稅戰至今仍獲得他的支持者喝采。川普期待高關稅將逼使廠商重新回到美國生產各種產品,為美國提供製造業工作。賓州的卡車司機莫雷爾在提到對中國加徵的關稅時說:「川普贏回了(全球對美國的)尊重,我們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施政第74天:驅逐移民

    住在馬里蘭州的男子賈西亞(Kilmar Abrego Garcia),是3月遭到飛機遣送到薩爾瓦多監獄的200多名無證移民之一。賈西亞在少年時期非法越境抵達美國,和美國公民結婚生子,養育家庭。

    但川普政府指控賈西亞是犯罪組織MS-13的成員。而美國最高法院在4月4日罕見緊急裁決,由於賈西亞未經正當司法程序就被遣送,必須3天內帶回到美國。

    川普政府無視了這項裁決。

    支持者認為,這是川普兌現遣返非法移民、關閉邊界的競選承諾。移民問題也是川普目前獲得最高滿意度的施政項目。

    在拜登總統任期結束時,每月非法越境人數正在下降,現在已降至4年多來的最低。

    大多數美國民眾仍然支持鐵腕打擊非法移民,但這些行動已產生寒蟬效應。加上對美國的觀感變差,赴美旅遊的外國觀光客人數已經連續3個月下挫。

    施政第91天:對大學開戰

    4月21日,哈佛大學校長賈柏(Alan Garber)決定與白宮正面對決。他在發給師生的一封公開信中宣布,哈佛已經提起訴訟,挑戰川普政府凍結數十億美元聯邦撥款的行為。

    他說,川普政府來函要求對哈佛大學的運作,「實施前所未見、並不正當的控制」。白宮則表示,他們不得不採取行動,是因為哈佛大學沒有解決校園內的反猶太問題。

    自從加薩戰爭在2023年爆發後,美國大學校園出現大量的支持巴勒斯坦、反以色列示威抗議。他們有時長期封鎖學校,不讓師生上課,騷擾猶太人師生。這激起許多美國人的怒火,川普競選時就表示要處理高等教育的反猶太問題。

    但是川普政府的命令更加廣泛,對哈佛要求審查人事聘用,對東方研究、中東研究等領域進行嚴格審查,並要求哈佛大學完全停止所有的多元平等包容(DEI)措施。對像是哈佛這樣的私立大學,川普政府以凍結聯邦撥款作為武器。

    美國媒體也遭鎮壓,美聯社因為拒絕將墨西哥灣改口為川普改名的美國灣,被逐出白宮、五角大廈等地記者會。

    曾經參與提起對川普多項訴訟的法律事務所,紛紛向白宮「捐獻」免費的法律諮詢服務。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