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18:34
針對近期房市傳聞央行將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排除民眾購屋貸款,甚至媒體報導央行要求八大公股行庫對十大建商降低放款等,央行今(5/13)日發布新聞稿澄清,首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是否調整,將由央行理事會綜合考量信用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其次,央行要求銀行就不動產貸款總量進行管制,並未涉及個別貸款,並無要求八大公股行庫對十大建商降低放款的情事。
2025-05-02 14:55
內政部今(5/2)日發布2024年第4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50.98,相較第3季微幅上漲0.86%。內政部表示,受2024年第3季央行不動產貸款信用管制措施等因素影響,住宅價格指數季漲幅自2024年第2季高點(上漲4.02%)後連續下滑收斂。交易量方面,本季建物買賣登記量7萬9397戶較第3季減少15.9%,連續2季下滑反應購屋者態度趨於觀望,整體房市交易降溫。
2025-04-30 17:19
央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中,全體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且並未祭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理監事會議記錄今(4/30)日曝光,多數理事認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預估控管目標均緩步向下,但房貸利率處於較高水準,建議央行可採取預先防範措施,讓房市能夠軟著陸,另有理事憂心,如果房價突然大幅下跌,鑑於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仍高,恐將增加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
2025-03-20 19:36
我國央行今(3/20)日召開今年首季理監事聯席會議,一如市場預期政策利率維持不變,也沒有祭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總裁楊金龍表示,希望房市軟著陸,若出現硬著陸的情況,憂心出現美國次貸風暴或日本房市泡沫,況且第七波信用管制推出後,房市預期心理扭轉,目前貸款成數拉高、利率差異化,到年底會持續專案金檢,「除非這樣的管控還不行,再看看用什麼方式」,相信銀行自主控管,不會違反央行的期望。
2025-03-20 16:39
我國央行今(3/20)日召開第1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全體理事一致同意不升息,不調整存款準備率,確實不再祭出第8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而央行下調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05%,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前一季相比,維持上漲1.89%、核心CPI為1.79%,但考量台鐵票價及水電等調漲影響,對 CPI 年增率預測值可能上修至2%左右,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仍將低於去年的1.88%。
2025-03-12 18:45
房市從2023年下半年持續升溫,價量齊揚,就連銀行的不動產放貸也加速成長,央行去年請銀行自主控管未來一年的不動產貸款總量,更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央行最新的書面報告出爐,觀察去年第4季房市交易量明顯減少、房價漲勢收斂、民眾看漲的預期心理趨緩,且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比率上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及貸款增幅均趨降,認為已經達到之前期待的3大目的,暗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應該不會今年首季出手。
2024-12-22 07:10
面對過熱且失控的房市,央行自2020年迄今,已祭出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尤其今年9月的第七波房市措施被稱為「史上最嚴格打炒房」,不過,外界仍有諸多質疑,包括央行控管貨幣供給助長房價、為何不以高利率處理高房價、低利率政策是推升房價幫兇等,央行在最新報告提出5項說明反駁,且重申央行利率政策主要為穩定物價,而非用來處理房價問題,過去日本和瑞典央行曾試圖升息對抗,皆以失敗收場。
2024-12-19 19:33
為了抑制過熱的房市,央行在今年6月和9月連續祭出兩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市場對是否推出第8波管制措施,有不同的猜測。央行今(12/19)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後,總裁楊金龍表示,維持選擇性信用管制如同外界預期,主要是第三季實施一段期間後,已初步抑制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且房市的交易量縮減,銀行也觀察到民眾轉趨保守。
2024-12-19 16:35
央行今年連續祭出兩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外界關切是否會推出第8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央行今(12/19)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後說明,由於央行在今年8月中旬採取道德勸說,邀請銀行自主控管未來一年(今年第4季至明年第4季)不動產貸款總量,接著在9月祭出第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從資料顯示,房市交易縮減,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趨緩,且本國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趨升
2024-11-01 16:57
央行今年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並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0.25個百分點),會議內容究竟討論什麼?理監事會議記錄今(11/1)曝光,全體理事一致同意打炒房組合拳,多名理事認為,此次可抑制房地產投機過度融資的行為,不讓投資客及炒房客輕易向銀行取得房貸,若未來房價一旦反轉向下,甚至出現硬著陸,恐影響金融穩定。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