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3:19
食藥署近期在邊境查驗中,連續在來自澳洲的冷凍豬腳中驗出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累計已有三批「萊豬」流入台灣,引發國內食安疑慮。對此,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8)日通過臨時提案,要求食藥署前往澳洲查廠,以釐清問題來源。對於此要求,食藥署長姜至剛坦言,澳洲本就合法使用萊克多巴胺,「不用查就已經告訴我他是已經有了」。
2025-05-06 11:08
南韓名廚白種元近期負面新聞連環爆,包括販售商品產地標示不實、內部管理爭議等,他今(5/6)透過影片發出聲明,向大眾鞠躬道歉外,也宣布全面中斷所有演藝活動,回歸企業本業。
2025-05-04 15:36
台灣於2021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度有進口豬肉被檢出含萊克多巴胺0.001PPM,來自澳洲共1批22.99公噸。雖未超標,但專家呼籲應監測流向並強化相關配套。
2025-04-30 14:10
台中市環保局被爆料,去年採購的清潔隊員反光背心、雨衣、雨鞋和反光帽等裝備是中國製劣質品,環保局不但沒驗退,今(4/30)又爆出「洗產地」疑雲,派人拿沒有標示的透明塑膠袋更換包裝;對此,環保局解釋,裝備符合檢測規格,但因包裝袋是簡體字不合規定需更換,廠商人力不足,環保局協助裝袋,將請廠商支付人事費。
2025-04-25 17:20
經濟部貿易署今(25)日宣布,為了防堵不肖廠商洗產地,自5月7日起,出口台灣製造(MIT)貨品到美國,出口商都要簽具切結書,MIT就要是MIT。
2025-04-23 12:32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3)日鬆口,將修改《貿易法》,將對查獲廠商違規洗產地的半數罰款做為吹哨者的檢舉獎金;至於目前規定貨品在台灣加值達35%就算台灣製造(MIT)的規定會逐步加嚴。
2025-04-19 07:40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台灣遭課徵32%關稅,目前處在暫緩期;為爭取公平合理稅率,台灣願與美國展開對談。談判桌上向來「有捨」才「有得」,美方關切不外乎關稅門檻、非關稅貿易障礙、洗產地、平衡貿易差距,以及投資美國,《太報》幫讀者爬梳整理,在「捨得之間」,台灣哪些現狀將被端上談判桌上被放大檢視。
2025-04-16 10:30
民進黨立委吳秉睿今(16)日表示,台灣與美國目前針對「台灣製」(MIT)的定義不同,中間的矛盾若不溝通處理,台灣恐遭美國誤會,是在替中國「洗產地」。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則表示,經濟部已輔導廠商,盡可能減少貨品的「含中成份」。
2025-04-11 17:44
因應美國高關稅,政府已向美方「掛號」協商,立委擔憂美國長年指責台美存有非關稅貿易障礙,未來美方在談判中要求我取消美國農產品產地標示該如何回應?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4/11)日表示,第一個考慮到國人的健康,再來是國內市場消費的習慣,但也有國際標準跟經過科學證據,這要衡平起來考量。
2025-02-15 10:38
國產高價精品茶過去遭進口茶混充情形嚴重,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表示,自110年9月至113年12月實施聯合稽查, 113年國產茶產地鑑定合格率達96%,相較110年合格率82%。農糧署昨(2/14)公布去年稽查情況,其中抽查301件標示為國產茶葉的產品中, 1件被查出是以境外茶混充國產茶,已送高檢署偵辦。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