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換食安?美牛內臟會成談判籌碼 食藥署長回應了

    2025-08-01 18:04 / 作者 游騰傑
    食藥署長姜至剛。李政龍攝
    美國宣布台灣關稅20%,總統賴清德稱這是「暫時性關稅」,台美雙方還未完成總結會議。外界關注台灣究竟以何籌碼換取稅率下調,是否涉及食安讓步,包括開放美牛內臟、放寬豬牛產地標示,或影響國內藥品與保健食品產業。食藥署長姜至剛今(1)日表示,國際談判在定案前,依約定不可透露細節,「讓前線長官無後顧之憂」。

    食藥署長姜至剛回應,國際談判在定案前依約定不得透露細節,「要讓前線長官沒有後顧之憂」,且行政院已說明,當前稅率屬於階段性稅率,未來仍有望再行調降。他也解釋,貿易與關稅並非食藥署職權範圍,該署僅負責保健食品的安全與功效把關。

    目前我國對進口保健食品課徵30%關稅,先前傳出美方盯上此項目,我方可能降至20%換取對等關稅優惠,而美方對我國保健使品課徵關稅,為6.4%。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謝賢仁指出,若進口保健食品稅率降至20%,勢必衝擊國內產業,雖國內業者早已因應,包括赴日本等地設廠或委託海外代工,但國外品牌如美、日保健食品更受國人青睞,一旦降稅,市場衝擊將快速浮現。

    謝賢仁分析,台灣出口至美國的保健食品量少,即便對等關稅涵蓋保健食品,實質影響有限;反而藥品有幾家廠商外銷美國,可能受到影響。至於美國保健食品能否大量輸台,他認為有難度,因為雙方對保健十匹規範不一樣,我國對成分要求稀釋較多,美國產品成分濃度偏高,是否可順利輸台,還需要謹慎觀察。

    發稿時間14:50 更新時間18:04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