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3:48
前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律師葉慶元接受網路節目訪問時,聲稱他有很多同學在高院、最高法院、地方法院,他們提到「民進黨現在很明確的把一些黨性堅強、政黨色彩鮮明的法官調到二審去,甚至在二審的法官調升為審判長,希望去影響所有案件的判決。」這番言論引法界大炸鍋,代表多數基層法官的法官協會今天怒嗆葉慶元,「若拿不出證據,請發揮『在野法曹』的道德勇氣,向法官們道歉。」
2025-07-14 18:58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今(7/14)審查大法官被提名人詹鎮榮,民進黨立委陳培瑜關切法庭直播是否施壓法官,詹鎮榮認為,確實有可能造成內在壓力。他也說,以個案為前提的直播後的錄影錄音,必須要嚴格管制,「這跟一般言論自由的行使不一樣。」
2025-07-09 17:27
立法院今天(7/09)下午審查大法官並為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期許蘇素娥成為台灣首位女性司法院副院長。吳思瑤也問蘇素娥,是否譴責政治人物鼓動民粹去包圍司法機關?蘇素娥表示,應該給司法獨立審判的空間。另外,針對網友張貼檢察官的照片並揚言要「命債命還」,蘇素娥說,司法院是大家最堅強後盾,會捍衛審判獨立。
2025-07-06 15:51
英國最高法院前院長何熙怡(Brenda Hale)曾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3年,於2021年任期屆滿後以「私人原因」不續任。她早前受訪表示,《香港國安法》已凌駕《基本法》,當時不續任的決定是正確。香港政府表示,何的言論有違事實。
2025-07-03 15:12
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讓京華城案件再次引發各界關注,近日有社群媒體刊登承辦京華城案的11名檢察官照片,不僅曝光檢察官姓名和照片,還有一些恐嚇和仇恨性的圖文。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7/3)日表示,言論自由不是沒有界限,政府對於暴力恐嚇言論,尤其對執法人員的生命威脅,絕對不會姑息。
2025-07-03 12:21
近日有不肖人士在社群軟體「脆」上揭露京華城案的承辦檢察官、承審法官的系列姓名和照片,並「潑灑血跡」稱「命債命償」。法官協會痛斥,這是把承辦公務員拖到大眾面前公審的私刑式手法,不是言論自由,而是必須被偵辦究責的刑事案件,法官協會呼籲,法院將來若須依法播送審判影音,也不應任由不肖人士濫用帶輿論風向、獵巫法官個資,建請司法院擬定子法時妥善規範。
2025-07-03 10:04
近日有不肖人士在社群軟體「脆」上散布一系列合成的仇恨性圖文,揭露京華城案承辦檢察官的姓名和照片,連合議庭法官及高院承辦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羈押案的法官也不放過,並要大家「記住他們的名字跟臉」。司法院上午發表聲明嚴厲譴責,強調任意公布法官影像並搭配恫嚇、辱罵文字,需承擔民刑事責任,也會造成輿論獵巫,直接威脅法官人身安全及審判中立,已請警方依法偵辦。
2025-07-03 01:00
有不肖民眾在threads刊登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11名檢察官照片,並在照片塗抹血痕、 揚言「命債」、「命還。,對此,法務部、北檢先後發布新聞嚴厲譴責,檢方已指示台北市警局刑事警察大隊速查嚴辦,以確保檢察官、法官等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並維護司法偵查、審判的純淨空間。
2025-06-30 16:44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今(6/30)率領大法官被提名人拜訪民眾黨團,黨團總召黃國昌提及,民眾黨在大法官審查上看的是專業、道德勇氣,有沒有具備大法官作為憲法守護者向當權者勇敢說不的勇氣,去年民眾黨八票一致投給一位曾經長年批判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劉靜怡教授,後來法學界戲稱,上次大法官審查建立「劉靜怡基準」,他也呼籲被提名人別小鼻子小眼睛,在審查會前一天才交,否則將影響黨團投票意向。
2025-06-13 10:48
台中市長盧秀燕不滿行政院刪減地方一般補助款,竟在市議會放話「法院是中央執政黨開的,大法官是他們的人」,讓基層法官超憤怒。法官協會今天火速發表聲明痛斥「政治人物隨口一句發言,就把這頂司法偏頗不公的大帽子恣意套在全國法官頭上」,直言對法官潑髒水、助長社會輕視司法的氛圍,把司法政治化,讓最終受害最深的還是全體國民。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