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16:04
別再輕視「小」感冒!一般人對流感或COVID-19的印象,大多是喉嚨痛、發燒、咳嗽幾天,不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提到,研究發現這些病毒會讓原本休眠在肺部的乳癌轉移細胞「甦醒」,甚至在短短兩週內形成新的腫瘤病灶,呼籲癌症康復者認真對待每一場病毒感染,做好防護。
2025-07-23 11:53
兒童亂服成人抗生素,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恐會造成噁心嘔吐、全身皮膚疹,甚至需要住院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提醒,兒童並非「縮小版大人」,體內各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對於藥物吸收代謝與成人不同,部分藥品在兒童身上可能導致呼吸抑制、腸阻塞、抽搐、心律不整等嚴重不良反應。
2025-07-01 15:10
疾病管制署今(1)日表示,國內近期百日咳疫情上升,6月份共新增17例本土確定病例,含1起家庭延伸校園群聚及3起家庭群聚,依地區來看,分別是北部家庭延伸校園群聚有9例、北部家庭群聚3例、中部家庭群聚2例、南部家庭群聚2例以及散發病例1例,今年已累計35例創下十年同期最高,且以青少年占37%最多。
2025-06-25 10:09
台中市衛生局指出,一名4歲女童經中央實驗室檢驗,23日確定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出現急性無力肢體麻痺,所幸,治療後24日順利出院。
2025-06-24 14:32
疾病管制署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中部4歲女童。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腸病毒疫情呈現「北升南降」趨勢,預估接下來北部地區可能出現腸病毒重症個案,提醒家長提高警覺、留意幼童健康狀況,並點出七縣市「台北、新北、基隆、宜蘭、桃園、新竹、苗栗」需要多加注意。
2025-06-06 18:20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衛福部台中醫院近日收治一名在加護病房新冠肺炎併發重症案例,該名病患本身有糖尿病、心臟病史,卻在確診一周後,才因呼吸喘到急診就醫,一到院就是雙側肺炎重症,緊急轉送加護病房治療,最後仍無力回天,提醒家有慢性病長輩,一出現咳嗽、發燒等呼吸道症狀務必立即就醫,不要延誤就醫造成遺憾。
2025-06-03 15:42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病管制署今(3)日公布最新統計,上週新增132例本土新冠併發重症個案與15例死亡病例,重症人數再創單週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重症新增個案中最年幼者僅5個月大女嬰,出現間歇性發燒、輕微咳嗽及流鼻水,僅經過一天病程便迅速惡化,隔日送往急診就醫,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已有肺部浸潤現象,隨即緊急收治加護病房。所幸經治療一週後,已轉至一般病房接受後續照護。
2025-06-03 14:00
疾管署今(3)日公布最新疫情數據指出,上週新增132例新冠併發重症、15例死亡病例。疾管署表示,疫情走勢預估暫無變化,高峰仍可能落在6月底至7月初,單週就診人次恐突破20萬。而本週端午連假後的就醫人次,將是判斷疫情發展關鍵走向的重要指標,預估該週就診人次恐達11萬。
2025-05-27 15:04
國內新冠疫情快速升溫,疾病管制署今(27)日公布,上週新增新冠併發重症102例、死亡19例,雙雙創下今年單週新高。其中最引發關注的是,今年最年幼的重症個案現身,來自南部的一名1個月大男嬰,起初出現咳嗽、流鼻水與發燒等症狀,病情隨後急速惡化,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肺炎,且在急診觀察期間出現呼吸急促、血氧偏低及酸中毒等危急情況,緊急收治至加護病房,目前仍持續接受治療中。
2025-05-27 07:30
★雙魚座:家人溝通順暢,適合旅行、搬家、換辦公室、換新室友。可望除舊佈新。 ★巨蟹座:鴨子划水,養精蓄銳。演而優則導。可能有意外或不為人知的機會出現。 ★天蠍座:偏財運強,容易透過合夥、共有財務、保險、稅務、遺產、繼承得利。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