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4:56
大罷免首波投票全面潰敗後,民進黨首度召開中常會,不過並未出現外界預料的「大鳴大放大檢討」,會議僅進行半小時左右就結束。據轉述,總統、黨主席賴清德在會中向所有投入罷免的公民團體與支持者致歉,並表示8月23日第二波投票,民進黨會繼續與每一位公民並肩同行,也請中央黨部與各地黨公職全力支援公民團體,陪伴大家堅持到最後一刻。
2025-07-27 21:34
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鄭秀玲今(7/27)指出,公民團體推動的罷免案,第一批24 位罷免投票沒過關。這24席立委竟自以爲勝利,又原形畢露囂張起來了。其中民眾黨黃國昌的口氣狂妄,黃已完全背叛過去他揭弊保台核心價值。她呼籲國人不要再相信他的滿口謊言,更亟需推動可罷免不分區立委的法案,才能杜絕不分區立委的胡作非為。
2025-07-27 11:01
大罷免潰敗,聯電創辦人、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志工曹興誠今(7/27)在臉書發出給志工的信,談到8/23 罷免,「我勸大家放下,讓民進黨去努力吧。那是藍綠對決的仗,我們打不起。那也是民進黨翻轉國會最後的機會,責任重大,我們也承擔不起。我們團結起來,以後有許多保家衛國的事可以做。此刻不必為民進黨耗盡我們所有的能量。」
2025-07-27 10:33
726大罷免25案全數未通過,部分支持者擔憂朝野紛亂無解,前立法委員鄭運鵬今(27日)指出,台灣的民主機制不只有罷免,其實憲法賦予人民的「創制」和「複決」比罷免更直接,在法案上,人民能影響國家大政,他為罷團與支持者打氣說:「雖然昨天一時挫敗只能轉型影武者,但影武者才是會讓敵人永遠擔心的角色。」
2025-07-26 21:00
第11屆立委罷免案暨新竹市第11屆市長罷免案今天(7/26)落幕,24選區的25罷免案全數遭否決,不同意票均多於同意票,且只有王鴻薇、徐巧芯、傅崐萁、葉元之、羅廷瑋、李彥秀與鄭正鈐等7個選區跨過25%的同意門檻,成績相當不理想,不但罷團高舉的反共愛台、反親中路線受到重挫,也衝擊民進黨執政,選舉結果形同為政壇投下震撼彈。
2025-07-26 20:49
大罷免首波選舉大潰敗。罷團長達一年馬拉松抗戰,比不上藍營短期衝刺,部分區域投票衝破5成,但罷團無奈表示「投票率猜對了,但動員方卻是藍營」,民進黨與公民同行協助罷團,即便民進黨進場之後,有不少黨公職觀望,沒有全力幫忙,讓罷團孤軍奮戰,加上總統賴清德失言爭議,導致敗果。國民黨挺過大罷免後,綠營只怕藍營變本加厲,未來的政治對抗恐更激烈。
2025-07-26 19:36
歷時4小時,第11屆立委罷免案暨新竹市第11屆市長罷免案各投開票幾乎開票,24位國民黨立委與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都遭否決,但有7名國民黨立委的同意罷免票超過25%門檻,仍不可忽視強勁的罷免民意。
2025-07-24 07:30
726罷免投票將至,隨著反罷造勢愈來愈密集,反罷的聲音與想法也一一浮現。不少民眾認為,既然選他(她)當立委,就該讓其做滿4年,中途撤換,既勞民又傷財,果真如此嗎?《太報》整理Q&A,帶你一起來了解罷免權的意義。
2025-07-22 19:26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涉洩漏學生性平案個資,此案由教育部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後已達2個月,近日卻傳出調查時間將再延長,對此教育部今(7/22)日表示,根據相關法規規定,無法透露相關細節,近日調查報告完成後,會儘速召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進行審議。
2025-07-12 14:40
台北市警察局中山分局蔡姓員警今(12日)騎機車趕赴處理一起糾紛,途中,與一輛自小客車發生碰撞,人車、安全帽全噴飛,人送往台大醫院開刀搶救。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