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16:47
國際婦女節即將來臨,疾管署今(7)日公布最新數據,梅毒感染人數計9,738人、淋病7,605人,也提醒女性朋友,在忙碌的生活中別忘了關心自身健康,採取安全性行為並定期篩檢性傳染病,以保護自己與伴侶的健康。
2025-03-04 12:13
3月13日即將登場的「世界腎臟日」,健保署長石崇良今(4)日表示,過去台灣被譽為「腎臟王國」,而如今洗腎人口逐漸下降。他指出,腎臟疾病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及早發現並進行干預至關重要。今年健康檢查的年齡下修至30歲,若能及早發現腎功能問題並控制體重、血糖、血壓等,可將進入洗腎階段的時間至少延後10年。
2025-01-16 11:11
資深藝人李㼈今(16)日出席國健署大腸癌篩檢記者會,呼籲民眾重視大腸癌篩檢「提早發現、提早治療」,並分享好友楊烈因及早治療,如今兩人偶爾會小酌,提醒大家不要存有僥倖心態,不要有「不會發生我自己身上」想法。
2024-06-14 19:32
余天二女兒余苑綺2022年因直腸癌病逝,現年39歲的余祥銓定期做健康檢查,他今天(6/14)突在臉書po出做大腸鏡的影片,自爆檢查出7顆息肉,其中3顆是腺瘤,呼籲「大家要注意身體健康,隨時定期追蹤AI大腸鏡檢查,一定要健健康康喔」。
2024-03-14 16:19
台灣2021年肺癌發生人數佔全部癌症中首位,且列為死因排行第一名,不少人認為肺癌患者以抽菸者居多,但北榮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研究證實,肺癌主要發生在不吸菸的族群中,具肺癌家族史的患者為1.9%,重度吸菸者則為0.2%,顯現「家族史」是更重要的危險因子;醫師提醒,有抽菸習慣、肺癌家族史都要定期篩檢,第一期檢出5年存活率還有9成,拖到第四期5年存活率僅剩1成。
2024-02-22 12:48
肝臟是沈默的器官,非得等到快不行才會發出警訊,目前肝癌篩檢遇到最大挑戰就是,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有肝病,除了傳統B、C肝炎患者以外,其實有部分酒精性肝病、代謝脂肪肝病長期被忽略,但統計數據發現這群人惡化成肝癌人數逐年激增;台大醫師示警,國人每10人中就有3到4人有脂肪肝,其中6到7成有代謝功能異常問題就容易發炎,可能會演變成纖維化、肝硬化,甚至逐步變成肝癌,提醒健檢發現有脂肪肝的民眾,要先篩檢FIB4,如有發炎每3到6個月需定期追蹤。
2023-11-10 11:03
國健署今(11/10)日公布最新癌登資料,2021年平均每4分19秒 1人罹癌,時間與前2年相當,50歲以上佔比達8成3,其中又以70至79歲增加人數較多,值得注意的是,前10大癌症中,肺癌原本位居第二,首度擠下大腸癌居冠;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提醒,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菸害及二手菸、家族史等,符合條件的民眾可進行免費篩檢,0至1期發現,5年存活率超過9成。
2023-08-22 16:03
今(8/22)日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浪漫渡過2人時光也要做好防護措施;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要記得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定期篩檢、預防性投藥,另外,符合猴痘疫苗接種條件的民眾,應及早完成2劑疫苗接種。
2023-07-26 15:41
台灣每年有超過8千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23人被診斷出口腔癌;國健署提醒,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透過醫師目視或觸診只要檢查3分鐘,及早發現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成。
2023-07-25 15:00
雖新冠疫情持續下降,不過總統蔡英文今(7/25)日傳出確診消息,緊急取消下午公開行程;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在疫報被問及此事坦言,自己也是剛剛從媒體訊息中得知,目前仍建議確診者10天自主健康管理。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