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21:41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今於巴西的雨林城市貝倫(Belem)開幕,為期2週,不過全球三大污染國中國、美國、印度的領袖都沒出席,美國更是完全沒派政府代表參加。這場往年都被譏為瞌睡大會的氣候峰會,今年只剩歐盟挑大樑,還沒開幕就注定一事無成,如果有什麼好看,大概是看誰不會打瞌睡。
2025-11-10 20:16
近年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推動科技公司直接到外國市場當地設置資料中心,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也因此得到發展。Google上月宣布斥資150億美元在印度南部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設AI資料中心,是最新一例。不過,資料中心不僅耗電,其散熱所需的耗水量也堪稱吃水怪獸,水資源吃緊的印度能應付嗎?
2025-11-05 15:57
日本今年發生多起野生熊襲擊人類事件,且足跡從東北地區擴散,目前本州的最後防線山田縣也有200起目擊通報。就在民眾憂慮之時,本州唯一還未傳出熊出沒的千葉縣為此成為熱門觀光景點,至於為何千葉縣很安全?專家解答了。
2025-11-01 19:09
多個民間團體今天(11/1)在台北市信義區舉行「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遊行,吸引超過千人、上百個民間團體響應,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到場演說時表示,最近很多人已經聽說「地球正在變暗」,這代表地球反射比較少、吸收比較多陽光,這些能量被海洋吸收,海洋明顯熱起來了,一旦熱起來就很難回到原來的樣子,所以越來越多學者說「我們暖化的地球,回不去了」。
2025-11-01 12:03
聯合國年度氣候峰會下月將於巴西舉行,美國川普政府已確認不會派高層代表出席,突顯針對氣候危機的敵對立場。
2025-10-17 17:43
美國總統川普16日宣布,將於大約2週後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會面。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17日表示,很高興匈牙利能當「雙普會」東道主。
2025-10-15 22:35
聯合國氣象組織(WMO)15日在最新公報指出,二氧化碳濃度去年出現有紀錄以來最大年度增幅,且濃度亦攀升至人類文明史上從未見過的程度,顯示溫室氣體正「超級加速」地球的氣候變遷,導致更多極端天氣現象。
2025-10-10 12:08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7日與公明黨高層會談結束後,多家媒體在等待聯訪時閒聊,意外被日本電視台網路直播流出,一名記者說,「要拍讓她(高市)支持率下降的照片」,在社群媒體引發譁然。時事通信社9日證實,說話的是該社攝影記者,已給予嚴重警告。
2025-10-07 21:21
根據全球能源智庫Ember的最新資料,再生能源今年上半年超越燃煤,成為全球首要電力來源,是史上首見。不過國際組織也指出,化石燃料長踞發電能源之首已超過半世紀,且先進國家近來對燃煤等發電之依賴有增無減,恐怕難對最新的再生能源數字感到樂觀。
2025-10-05 08:39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9月溢流,光復鄉搜索清理仍持續中,國際知名的「化石先生」蕭語富也到現場當志工「鏟子超人」,昨(10/4)在社群上說,在一棟幾乎被泥水掩埋的民宅旁,聞到強烈的屍臭味,但無論怎麼找都找不到罹難者。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