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1:55
美國聯邦參議院週一(11/10)晚間通過共和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讓創下史上最久紀錄的政府關門僵局可望在本週內結束。然而民主黨內現在群情憤慨,因為有8位黨員和黨友「跑票」支持共和黨,恐讓民主黨陷入分裂。但也有分析指出,根據過往歷史,在政府關門談判中被視為讓步的輸家,往往能贏得接下來的重要選舉,而民主黨也可能在明年的期中選舉中大獲全勝。
2025-11-05 16:11
美國週二(11/4)舉行總統川普重新執政以來的首場大型選舉日,民主黨取得壓倒性勝利。《華爾街日報》社論標題直言:「民主黨人展開大反攻」。
2025-11-05 13:37
美國週二(11/4)舉行總統川普第二任期以來的首場主要選舉,民主黨大獲全勝,除了拿下備受關注的紐約市長選舉勝利,兩位女性候選人也分別當選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州長,各自寫下紀錄。其中在維州更反轉共和黨執政現狀,並產生該州首位女州長,為2026年期中選舉奪得先聲。
2025-11-05 11:24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被視為安倍路線再起,自民黨與維新會聯合執政,也被認為有望開創日本一個新的保守政治時代。支持高市的右翼民意基礎中,很重要的一個板塊是年輕男性選民──原本垂垂老矣的自民黨已難以吸引年輕選票,但高市似乎成了年輕右翼選民的新希望,這股支持高市的力量就如同太平洋對岸支持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的年輕選民一樣。而美日年輕右翼抬頭對台灣有什麼啟示?
2025-11-04 19:37
美國紐約市即將選出新市長,支持度遙遙領先的民主黨候選人曼達尼,可望成為紐約首位穆斯林,且是最年輕(34歲)市長。美國總統川普為阻其當選,不惜放棄同黨候選人,改挺支持度較高的獨立候選人古莫;而部分民主黨高層也不願表態支持曼達尼,唯恐他進步派立場嚇跑中間選民。
2025-10-30 09:14
歐洲極右勢力日益壯大,不過在荷蘭週三(10/29)提前舉行的國會大選中,極右派領袖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自由黨卻意外失勢,中間派政黨「民六六黨」可望取得第一大黨地位。分析指出,歐洲國家那些在野時聲勢強大的民粹領袖,一旦真正掌權,支持度往往難以維持。
2025-10-29 10:52
2025APEC領袖峰會本週於南韓慶州登場。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說是這場峰會上的最重要外國貴賓,不過並不是所有南韓人都歡迎他們。上週末有兩派人馬聚集在首爾街頭,分別高喊「不要川普」「不要中國」口號。另據統計,南韓警方已收到至少17起在APEC期間申請反中、反美的示威遊行。
2025-10-26 15:55
阿根廷國會的期中改選週日(26日)舉行,以電鋸狂人形象知名、和美國總統川普極度友好的阿根廷總統米雷伊,是否會變成跛鴨就看此役。美國才剛緊急重金援助400億美元搶救米雷伊選情,但米雷伊對阿根廷經濟的「休克療法」目前不得民心,而且以狂妄姿態得罪一大群選民,是否能保住權位尚難預料。
2025-10-26 09:45
愛爾蘭25日總統大選結果跌破各界眼鏡,無黨籍左派資深議員康諾利(Catherine Connolly)以得票率63.4%勝選,狠甩對手約33個百分點。雖然愛爾蘭總統是個象徵性的職位,不太能夠撼動政壇,但這仍反映出選民對傳統政黨、尤其是執政黨的強烈失望。
2025-10-10 12:52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0)報導,南韓頻繁出現「反中示威」,街頭也懸掛反中標語布條,但這些情況似乎讓居民感到不滿,一份民調顯示,將近8成的南韓民眾認為,反中標語讓人感到不舒服,即便是偏向反中立場的保守派選民,也有超過6成表示感到不舒服。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