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民眾25日在首爾街頭舉行反川普示威。路透社
2025APEC領袖峰會本週於南韓慶州登場。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說是這場峰會上的最重要外國貴賓,不過並不是所有南韓人都歡迎他們。上週末有兩派人馬聚集在首爾街頭,分別高喊「不要川普」「不要中國」口號。另據統計,南韓警方已收到至少17起在APEC期間申請反中、反美的示威遊行。
APEC峰會期間 至少17場反中、反美示威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APEC峰會週27日於南韓慶州展開,當地警方已收到17起集會遊行申請。
雖然警方無法確認遊行主題,但從上週末首爾街頭的反中和反美示威情緒便可一窺端倪。
2025.10.25,南韓民眾在首爾街頭舉行反川普示威。路透社
2025.10.25,南韓民眾在首爾街頭舉行反川普示威。路透社
約數百人上週末在美國駐首爾大使館附近舉行反美遊行,民眾高舉「NO TRUMP」海報,抗議川普政府對南韓的關稅和經濟霸凌,並表達不歡迎川普來訪。
當天不僅僅有這場反川普遊行。不遠處也有數百人手舉「NO CHINA」「CCP OUT」海報,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遠離南韓。
美中強權中求生存 李在明的APEC考驗BBC報導指出,這一天的「反美」和「反中」遊行同台反映出南韓總統李在明正企圖從兩大強權的夾縫中求生存。
對南韓來說,美國是最重要的安保盟國,而中國則是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學者德勞特維傑瑞(Darcie Draudt-Vejares)說:「這是相當令人焦慮的狀況。南韓發現自己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中。」德勞特維傑瑞補充:「這正是全球許多國家的兩難。他們與中國有深度的經濟聯繫,同時也和美國緊密相連。李在明正試圖在兩大強權中周旋。」
現年61歲的李在明雖是經歷豐富的政治人物,但在他當選總統前,南韓經歷了一場震驚全球的戒嚴風暴,以及後續的彈劾總統政治動盪。李在明一入主南韓總統府後就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川普政府關稅脅迫當頭棒喝,以及金額大到難以負擔的投資美國要求。
雪上加霜的是,300多名南韓工程師在現代汽車美國廠被美國移民局幹員濫捕,進一步加大南韓人對韓美關係的質疑。一名在美國大使館外抗議的23歲年輕女子說:「我並不認為此時的美韓關係陷入破裂,但我確實認為這段關係遭嚴重腐蝕。」
2025.10.29,南韓民眾在慶州街頭抗議美國總統川普。路透社
另一名示威的大學生則是毫不掩飾表達對川普的厭惡:「當他(川普)形容南韓是『賺錢機器』時,真的惹毛我了。美國只是把南韓當作可搾錢的乳牛,要求巨額投資。老實說,我非常生氣,並懷疑美國是否真的把我們當成平起平坐的夥伴。」
反中情緒高漲 李在明尋求修復關係不僅痛恨被美國當成ATM,南韓社會的反中情緒也越來越高漲。一名27歲示威者向BBC表示:「我覺得大韓民國逐漸被中國影響力滲透。我當然相信,我們應該繼續與中國維持某種程度的友善外交關係。我們討厭的是CCP,也就是中國共產黨。」
南韓的反中情緒自2016年開始萌芽。當年首爾同意美國佈署薩德反飛彈防禦系統而激怒中國,北京採取一系列經濟報復措施。
這股反中情緒在前總統尹錫悅執政時期進一步擴大。尹錫悅多次指控中國干涉南韓大選,並在去年以「共產主義」威脅為由宣布戒嚴。雖然尹錫悅之後遭到彈劾及起訴獲得大部分南韓選民支持,但仍有少部分人力挺尹錫悅,認為他是中國滲透下的犧牲者。
在反中示威遊行中,有人高舉「韓國是韓國人的」、「阻止中國船」等標語。還有咖啡廳拒絕招待中國客人,引發外界批評是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一名27歲示威者不同意這種說法:「我們珍視民主自由以及自由市場經濟。我們希望大韓民國享有自由權利,集會、宗教和言論自由受到保障。這才是我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
首爾街頭掛著反中布條,寫著「中國留學生100%是潛在間諜」。翻攝X帳號@Die_rich_
有觀察家說,雖然反中民眾在南韓仍屬少數,但李在明政府日前開放中國觀光簽證確實引起另一波不滿情緒。而李在明上台後顯然想重新修復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他預計會在週六(11/1)上午和來訪的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
首爾延世大學國際學研究所中國研究教授魯樂漢(John Delury)說:「如果李在明能在經濟方面有所作為,除了極右翼等少數外,大家基本上都會給予正面評價。李在明其實是偏向中間路線治國,而南韓的中間派希望能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