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21:02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罷免案最終開票結果出爐,同意票76,463,不同意票86,311,罷免遭否決。罷團「山除薇害」發言人阿美受訪回應,雖然結果不盡理想,但這不是終點,她相信這場大罷免也培養許多民主幼苗,未來會一起並肩作戰,不會停止對國會的監督。陸戰隊長蔡卡羅則分析,這場選戰需要突破之處,除了突破同溫層之外,她也坦言「有點小看國民黨百年大黨在傳統藍大於綠區域組織盤的堅固性」。
2025-07-26 19:37
延燒大半年的大罷免潮今(7/26)天進行投票,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不同意票皆大於同意票,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格局暫時沒有改變。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未來黨團會堅持立場,依舊堅持立法院的民主原則是不容侵犯,如果是有爭議性的法案,黨團依舊會展現堅強戰鬥力,但同時不放棄跟在野黨進行溝通、對話。
2025-07-22 11:16
歐洲議會去(2024)年進行選舉,這屆新成立的「歐洲民主之盾(EUDS)特別委員會」近期組團訪台。主席蘿瓦素(Nathalie Loiseau)表示,這週適逢歐中峰會舉辦期間,EUDS選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訪台,不僅充分彰顯歐洲議會對台灣的重視,也是為探索台歐合作的無限可能。
2025-07-13 07:40
大罷免投票日逼近,藍委放低姿態罷免添柴火,罷團尋求突破盼熱度再升溫。雖然「反共」為大罷免的主旋律,卻在論述上門檻高、溝通成本大,對罷團爭取票源助益不大。罷團坦言,反共要很長的論述 ,亦有成員認為「反共的TA(目標群眾)就是綠的」,若罷免僅能催出藍綠基本盤,在藍營優勢選區反而吃虧。與其高舉抽象的反共大旗,不如貼近庶民生活找痛點,中間選民才會買單。
2025-07-11 13:53
全台大罷免將在7月26日進行首波投票,其中台北市5個立委選區的罷免案備受關注。民進黨台北市議會黨團今(7/11)召開記者會,宣告啟動「台北同意罷」系列活動,包括3場大型造勢晚會與選前黃金週在5個罷區連續5天進行的車隊掃街行動,呼籲市民站出來,用選票表達對民主自由的堅持。
2025-07-09 08:00
國軍年度最重要的三軍聯合防衛作戰演習-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今天(7/09)上午正式展開,由於今年是實兵演練時間加倍,將演練10天9夜,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發言人孫立方中將指出今年漢光演習多項特色,尤其是新增灰色地帶襲擾的應處,是過去漢光演習沒有的。另外對於重層防衛、縱深防衛一直到持久作戰,官兵需要完整練習,所以演習期間民眾見到部隊、軍車的機會將會更多,甚至半夜部隊也會機動,因此可能會吵到民眾,時間會更長,但這些都是國軍部隊落實防衛作戰整體構想,戰力更成熟,完整演練必須付出代價,也請民眾支持。
2025-07-07 12:06
中國民航部門今(7/6)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線,聲稱是要緩解航班壓力,但航線位置接近台海敏感中線,引發台灣政府強烈反對。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7/7)批,國民黨立委馬文君第一時間跳出來替中國講話,「海峽中線已經形同虛設」,所以沒有什麼反對理由,這是非常可怕的發言,有這種立委還需要敵人嗎?飛安沒了、國安沒了、主權沒了,國民黨立委還在替共產黨說話。
2025-07-05 23:45
發起反共護台志工聯盟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今晚出席(7/05)晚間在台北舉行「罷免是愛・反共護台晚會」,與兩千名民眾一同加油打氣。身為支持罷團的最強後盾,曹興誠指出大罷免是背水一戰,因為國民黨對於被指控親共不解釋,一個原因是認同出問題,無法解釋,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就是不講,你能把我怎麼樣,今天如果你沒罷免掉我,回來我要加倍奉還你們,這是大家一定要警惕的!這一次大罷免是背水一戰,萬一罷免不掉他們,事情大條了。」曹興誠呼籲民眾一定要投票罷免國民黨親共立委,以行動保護主權、為台灣下一代的子孫維護自由民主。
2025-07-02 19:31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今天(7/02)在「2025 臺灣海洋國際論壇 」向英國前國防大臣Gavin Williamson、日本眾議員黃川田仁志與青山大人等15國貴賓指出,面對中國持續推進的灰色地帶行動與認知作戰等跨領域挑戰,這不僅是台灣面對的安全問題,更已升高為區域乃至全球共同關注的安全課題。因此,台灣更需與理念相近的國家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安全、永續與繁榮的海洋秩序。
2025-06-30 11:03
國安單位近期對中國對台各類型複合式威脅的型態中,把意圖透過無論是所謂法律、經濟或是協力行為,對特定打擊對象恫嚇、人身安全威脅等行為,參照國際的分類,把「跨境鎮壓」這一項獨立出來,作為後續樣態分析、管理風險、國際合作的基礎。國安人士指出,近期包括攻擊立委沈伯洋,是首位遭攻擊的國會議員,另外中國也藉所謂錯誤百出的「調查報告」指控國軍資通電軍人員涉嫌「駭侵」,並以公安懸賞、公布個資的方式進行「制裁」,台灣卻還有協力者明知中國的「調查報告」有錯,但卻還是跟進大篇幅報導,這些都是中國對台跨境鎮壓的例證。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