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情分析/打「反共」藍營優勢區難突圍?罷團直搗「民生痛點」吸這群人

    2025-07-13 07:40 / 作者 楊亞璇
    大罷免投票將在7月26日陸續進行,各陣營近日賣力與選民互動。資料照,廖瑞祥攝
    大罷免投票日逼近,藍委放低姿態罷免添柴火,罷團尋求突破盼熱度再升溫。雖然「反共」為大罷免的主旋律,不過,罷團內部有不同意見,認為在論述上門檻高、溝通成本大,對爭取票源助益不大。罷團坦言,反共要很長的論述 ,亦有成員認為「反共的TA(目標群眾)就是綠的」,若罷免僅能催出藍綠基本盤,在藍營優勢選區反而吃虧。與其高舉抽象的反共大旗,不如貼近庶民生活找痛點,中間選民才會買單。

    大罷免雖為青鳥運動的延伸,但今年沒有一個如反送中、太陽花事件的大議題可以讓大罷免保溫,使罷團打反共牌也遇到瓶頸。有罷團人士強調「事件非常多」,但無法作為情緒出口及動員的爆點,不像反送中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且有非常明顯的流血暴力,發展也有進程,當時媒體不斷報導,曝光於大眾眼前。而中國對台最大的滲透就是立法院,只有深入了解這些立委在立法院如何與中共唱和,才能掌握中國滲透的真實脈絡。

    資訊戰洗認知 「抗中保台」遭翻轉

    罷團人士表示,台灣確實為資訊戰的重災區,不過才4、5年前講的「抗中保台」,現在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嘲諷、訕笑,這就是資訊輿論去「洗」認知的過程,成功翻轉這4個字的意義,讓很多資訊接收者認為不去維護主權立場,是應當的事,因此以反共作為主旋律,不是每區都見效,各選區與族群被認知作戰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實際在地方罷區上,必須訴諸有感的民生議題,例如租金補貼、育兒津貼等。

    雖然「反共」在整體論述中仍為核心主軸,但實際操作上,各區罷團依在地狀況調整主打訴求,部分選區轉向民生議題,以期擴大支持面,尤其在藍營優勢選區,罷團更要爭取中間選民。罷免徐巧芯「剷除黑芯」發言人Roger說,藍綠對決、罷免回歸基本盤,是國民黨想操作的方向,但罷免非關藍綠,就是價值選擇,看到中共侵略威脅、看到藍白立委用修法影響台灣,罷免是希望台灣回到正軌,而不是讓某一方輸或某一方贏,比較沒有強力去打反共。

    Roger認為,徐巧芯仇恨值比較高、爭議多,大眾對徐的印象並不佳,若遇到一般民眾,會談民生議題,哪些預算影響電價、物價、租金補貼、生育補助等;與其講反共,不如講「生命安全」這一塊,例如「中配六改四」,中國人擁有投票權、長輩來台灣使用台灣健保,健康福利就會相對下降等,中共對台灣的影響也會隨之上升,是很高風險的事情。

    但Roger也說,打反共其實也可以吸引部分的正藍軍,一直都有人表態「自己是國民黨人,現在看不下去」,這種人在二階連署遇到不少,但難以判斷他們是否會出門投同意票,缺乏民調數據;又以二階連署結果來看,各里連署率差不多,代表「泛藍有些鬆動」,比想像中好。

    掃街、遶境同溫層催票 中間選民仍是關鍵

    Roger指出,「剷除黑芯」以陸戰為主,以「分散」的模式為主,比較不常集中辦大活動,「因為這些活動終究是給同溫層看」,相對來說要去開發的是各個鄉里,整體來看最後掃街會加強二階連署成效不錯的地方,像是永春站附近,但平常都是平均的掃街、站路口、追垃圾車等,5、6個點同時進行,一天活動共有20幾場次。

    此外,為期16天的「護國大遶境」原先要增添大罷免熱度,卻因颱風攪局停擺5天,南投罷團自發照辦大遶境活動,「護國勇腳組」徒步遶境也從北港啟程,不讓大罷免柴火被澆熄。有罷團幹部認為,辦活動「太歡樂」、「危機感沒有做出來」,大家反而缺乏動員罷免投票動力,恐怕難以轉化為實質選票,台中最早發起大走「宮廟風」,設立競總取名「慧成宮」「豪成宮」「敲成宮」,但這種宮廟風在北部不吃香,北部罷團對遶境興趣缺缺。

    相對中部,台北吹起「文青風」,在咖啡廳辦活動,找來藝文界工作者演講,但又有一派聲音認為,綠營眼中的「名人」其實一般人並不認識,就如綠營支持者也不認識藍營的「歷史哥」,這些活動都只是在同溫層催票,同樣有無法觸及更多選民的問題,如何爭取更多中間選民,成為最後罷免衝刺關鍵。
    楊亞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