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16:09
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布魯塞爾共同主持「第13屆歐中高階戰略對話」,歐盟於會後聲明重申,重申歐盟遵循自己的一中政策,強調歐方反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手段片面改變現狀的行徑。
2025-07-01 20:52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加速發展,矽谷科技巨頭掀起一波搶人大戰,尤其是Meta和OpenAI競相出高價爭取AI人才,也讓相關職位的薪資數字直線飆升,究竟金額有多誇張呢?外媒報導,Meta為了網羅頂級AI工程師,開出高達3,200萬美元(約新台幣9.3億元)的天價年薪,遠遠超過OpenAI提供的250萬美元(約新台幣7,300萬元),雙方薪酬差距逼近13倍。
2025-06-26 16:01
三陽(2206)今天(6/26)召開股東常會,會中承認去年營收656.25億元、稅後淨利47.7億元,每股盈餘6.02元,亦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元。三陽董事長吳清源指出,去年是三陽以開創、啟動為主軸,正式啟動「三年機車全球年銷百萬輛」成長計畫,去年機車內銷市占率達40.9%,市場地位穩固,將持續拓展國際市場。2025年代理品牌 HYUNDAI 訂下全年2萬3,000台銷售目標,力拚連六年成長,穩步邁向台灣前四大汽車品牌的中長期定位。
2025-06-24 15:23
中國手機品牌台灣市場洗牌戰,同樣來自步步高集團的vivo在今年超車的老大哥OPPO,OPPO今天也推出 OPPO Reno 14系列。OPPO 台灣總經理劉金表示,市佔和銷量不會是唯一指標,短期波動在預料之內,OPPO是重要的玩家,希望穩中求進,今年1~4月800美元以上成長3.8倍,RENO 13較前代成長25%,也看好RENO 14 有20%以上的成長。
2025-06-22 14:32
Google、Meta以及各大人工智慧(AI)跨國平台目前在沒有付費的狀況下,使用各大新聞媒體的內容,平台轉傳、使用台灣媒體所生產的新聞內容,獲得數位廣告的利益,但並未與之分潤。台灣新聞學界和業界、因此發起「拒絕平台剝削,搶救新聞產業」連署行動,獲得超過新聞學者、記者、學生熱烈響應,呼籲立法院三大黨團支持新聞議價制並設立新聞基金。
2025-06-22 13:35
為抗議Google、Meta等跨國平台無償使用新聞,而且壟斷數位廣告,以致台灣新聞專業已到了生死存亡關頭。台師大大傳所教授王維菁今(22)日與新聞學者、記者、學生聯手召開記者會宣布,已完成超過1450人連署,呼籲政府立刻通過「新聞議價+新聞基金」雙軌立法;並向立法院三大黨團發出明確改革訊號:「新聞不能再等,改革要起步,民主不退步!」
2025-06-17 12:06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日(6/17)公布「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9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名,比去年上升2名。但今年面臨關稅風暴,對全年經濟表現恐造成影響。國發會指出,今年前5月ICT出口成長仍相當可觀,展望下半年,包括急單的後續效應以及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談判結果,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下半年對台灣來說仍具挑戰性,但對明年世界競爭力排名仍樂觀看待。
2025-06-17 09:35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日(6/17)公布「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台灣在69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名,比去年上升2名,與前年齊平。在人口超過2,000萬人的經濟體中,連續5年排名蟬聯世界第1。
2025-06-13 14:10
東台精機股份有限公司今(6/13)日召開2025年度股東常會,說明去年度財務與營運成果,並提出新年度營運展望。東台表示,儘管去年整體產業環境低迷、全球需求放緩,持續優化體質、強化資產配置,目前訂單能見度約為3至4個月,在手訂單約30億元,營運目標維持優於去年,而PCB受惠於AI熱潮帶動伺服板大量拉貨,以及設備汰舊換新需求,中國與泰國市場均提高需求,目前7至10月份出貨滿載。
2025-06-05 08:43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6/4)簽署公告,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暫時禁止赴哈佛大學就學或參與交換計畫的外國人入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