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21:10
國民黨立委7名立委遭罷免案今(8/23)日投開票,中選會宣布新北市第11選區國民黨立委羅明才罷免案,不同意票9萬6,691張,同意票4萬9,990張,確認罷免案予以否決。 新北市第11選區國民黨立委羅明才罷免案,最終開票結果如下: 新北11選區-罷免羅明才:不同意罷免9萬6,691票;同意罷免4萬9,990票,未達同意門檻7萬4,913票。
2025-08-23 18:42
罷免立委楊瓊瓔案今(8/23)日投開票,不同意票遙遙領先,對此發起罷免的中三拒瓔團隊表示,罷免失敗不代表完全失敗,他們是一群政治素人,沒有社運經驗跟明星光環,卻能跌破大家眼鏡進入三階投票,還讓楊瓊瓔認真回防選區,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關心,未來還是會繼續關心台灣。
2025-08-02 08:00
大罷免首波投票以全面潰敗告終,雖然8月23日尚有7名藍委罷免區,但大多都是深藍選區,要靠大罷免翻轉國會難度甚高,釋出組閣權就成為爭取在野支持、解決憲政僵局的替代方案之一。然而,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判斷,國民黨不會對組閣有興趣,因為執政包袱太大,與其背負扣分的危機,不如讓民進黨政府跛腳,2028再趁勢搶攻總統大位。有綠委也認為,釋出組閣權等於幫藍白「練兵」,絕非上策,面對憲政僵局,府院黨在論述必須更快、更簡單,讓民眾了解理虧的是藍白,同時端出人民有感的政策,才能避免被藍白壓著打。
2025-07-31 15:30
首波大罷免三階投票遭「完封」25案皆未通過,聯電創辦人、罷芯領銜人曹興誠今(7/31)再度發聲指出,他在今年4月就點出完成二階連署後,接下來就是「民進黨的事了」,當時應該利用24:0要求國民黨給出承諾,若國民黨不願意,民進黨可全黨動員,以四階補選候選人領軍來打選戰,只可惜當時民進黨沒有掌握契機,也拒絕他的提議,結果藍營全面動員,大罷免難免失敗。
2025-07-27 19:49
726大罷免結果出爐,全數不通過,罷免團體慘輸。賴清德總統昨天(7/26)說:「今天的結果,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喊話,「不要將罷免行動窄化為政黨對決,扭曲為政黨勝負」,民進黨目前為止都是低調回應。政治評論員吳崑玉今天(7/27)發文表示,直接點名賴清德與林右昌,欠罷團及支持者一個「道歉」。
2025-07-27 11:44
大罷免潰敗,聯電創辦人、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志工曹興誠今(7/27)在臉書發出給志工的信,談到823罷免,「我勸大家放下,讓民進黨去努力吧。那是藍綠對決的仗,我們打不起。那也是民進黨翻轉國會最後的機會,責任重大,我們也承擔不起」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對此回應,民進黨會承擔更大的責任,與公民同行,「我們的步伐要更堅定有力,也要更團結」。
2025-07-26 20:26
大罷免運動風潮中,雙和罷圖咬緊牙根在鐵藍區,從罷免一階連署走到三階投票,選戰最後一周志工還遭老翁「用傘尖猛刺胸口」,選情打得相當火熱、緊繃。開票結果永和立委林德福勝3萬餘票、張智倫勝2.8萬票,雙和罷團難掩失望,但也誓言兩立委任期結束前,「每一個政策、每一場記者會、每一項投票,都將被雙和人民緊盯到底。」
2025-07-26 19:46
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罷免投票今天(7/26)登場,總共罷免了席,以政治素人挑戰多席次罷免,罷團已經為公民政治立下里程碑,而細數罷團從年初的一階連署走到今天,以新手之姿,短短半年內快速學習包括組織和文宣各項政治專業能力,連立法院刪減的預算及政策都能朗朗上口,改寫了台灣政治史,更促成了一波遊子返鄉潮,雖然罷免成績不如預期,罷團已寫下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
2025-07-26 19:37
延燒大半年的大罷免潮今(7/26)天進行投票,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不同意票皆大於同意票,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格局暫時沒有改變。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未來黨團會堅持立場,依舊堅持立法院的民主原則是不容侵犯,如果是有爭議性的法案,黨團依舊會展現堅強戰鬥力,但同時不放棄跟在野黨進行溝通、對話。
2025-07-24 09:28
民進黨花蓮縣議員胡仁順昨(7/23)天在臉書發文,揭露2016年大選後,時任立委的蕭美琴捐出選舉看板的帆布,用於蓋棒球場紅土,卻被時任縣長傅崐萁痛批政治進入校園。蕭美琴晚間也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回憶起這段往事,她表示,當時帆布上寫著「為花蓮人爭一口氣」,所以她從來沒有孤單過,「因為還有許多花蓮公民依然為故鄉努力中,也為更好的花蓮而爭氣。加油!」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