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POP心靈課程違法?法官指「諮商師公會鑑定」是關鍵 律師反對:他們不客觀

    2025-10-15 20:29 / 作者 白廷奕
    POP心理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呂秀金。資料照。呂志明攝
    「POP WORKSHOP心靈成長團體」前年被爆出,沒有心理師資格人員,卻開設心靈課程詐騙學員上千萬,連網紅家寧也被傳過曾加入。台北地檢署去年起訴負責人黃振輝、呂秀金夫婦等7人,法官今(10/15)天開庭直言,諮商心理師公會對本案所作的鑑定報告是本案關鍵,請檢辯對此表示意見,但律師攻擊,報告內容攸關心理師業務範圍,有利害衝突,「難以期待心理師公會能公正客觀出具意見。」

    檢方指控,黃振輝、呂秀金等7人明知自己沒有臨床或諮商心理師資格,不能執行心理師業務,卻開設心靈成長課程,卻謊稱有諮商專業和實務經驗,詐騙學員學費上千萬元。不過,黃振輝、呂秀金等7人始終否認詐欺,也否認不具心理師資格卻執行心理師業務。黃振輝的辯護律師鄭文龍主張,本案課程不需具備心理師資格。

    POP心理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振輝。資料照。呂志明攝

    台北地院今(10/15)天開庭,法官詢問,檢辯有無證據聲請調查?呂秀金的辯護律師薛銘鴻提出,希望傳喚4名學員出庭作證,主張4人曾參加與告訴人同樣的課程,認為可以證明呂秀金沒有從事心理治療。但法官面露難色,認為這與本案待證事實沒有關聯,也直接了當點出,本案關鍵爭點在於,影片中錄下的課程內容是否屬於心理治療,而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對此已作出鑑定報告。

    媒體日前披露,北檢在偵查期間,曾發函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委由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針對POP的課程內容作專業鑑定,確認否涉及心理師業務?是否須臨床或諮商心理師資格才可執行?而鑑定報告指出,講師與學員關係類似治療師與個案,課程會探問家暴、性侵等私密議題,深入學員創傷記憶,做法卻粗糙偏誤,確認POP課程涉及諮商,應具備專業資格才可從事。

    法官今天也困惑地問,為何至今沒有被告要對這項不利證據聲請調查?呂秀金的辯護律師鄭嘉欣回應,該報告不符合《刑事訴訟法》所定的「鑑定報告」,沒有調查必要。她補充,根據最高法院判決,如果鑑定是出於「偵查單位的意見」或是「非鑑定單位的表述」,就不是鑑定,而該報告的最初來源,是大安分局偵查員製作的勘驗譯文,不能作為證據。

    本案是由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陪同被害人前往台北地檢署按鈴告發。資料照。呂志明攝

    鄭嘉欣也說,如果法院認為,有請專家到庭說明的必要,他們也聲請傳喚專家證人出庭作證。薛銘鴻則表示,他們另外找了具備法律和心理學專業的教授,對本案提供專家意見,雖然不是鑑定報告,但可用來彈劾檢方證據的可信度。不過,法官似乎不太買單,對律師們坦言「一直主張鑑定報告不能作為證據,對案情沒有幫助」,說明法官自有考量,請律師們直面鑑定報告。

    呂秀金的辯護律師李宜光趕緊補充,該報告沒有顯現出鑑定人的專業能力及資歷,最重要的是,該報告依據的事實或資料,本身是有問題的。他表示,該報告依據的只是眾多課程中的一部分,不充分也不完整,再者,該報告也沒說明它是根據什麼合理的鑑定原理和方法,也沒說明為何可適用於本案課程,強調這些「瑕疵」不能補正,就算是傳喚製作該報告的人來出庭,也沒有用。

    李宜光的話,也帶動律師群起圍攻。鄭文龍表示,一般做鑑定要有專業法則,沒有的話不能做,像世紀冤獄江國慶案,就是軍檢察官參考了不當的鑑定報告,導致江國慶喪命。他還強調,他承接1999年東興大樓國賠案時,輾轉得知地檢署的內部規則,是避免找私人團體單位作鑑定,因為會有利益衝突的問題,點明本案已違規。

    警方日前將呂秀金移送北檢時,大批親友蜂擁而上,甚至拿起一張大毛毯幫她遮住。資料照。呂志明攝

    警方日前將呂秀金移送北檢時,大批親友蜂擁而上,甚至拿起一張大毛毯幫她遮住。資料照。呂志明攝

    有律師跟著指責該報告是「斷章取義」,只針對第一、二、三階課程,而且在起訴範圍外,無法證明違法《心理師法》;也有律師直言,該報告內容攸關心理師業務範圍,難以期待心理師公會能公正客觀出具意見。

    眼看該份報告被連環炮轟,法官轉頭請檢察官確認,檢方於偵查中請諮商師公會鑑定時,有提供哪些資料?有沒有包含錄音、錄影檔案和譯文?檢察官則答應,會確認後再表示意見。
    白廷奕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