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宏都拉斯的邦交關係維持超過80年,不過自從現任總統秀瑪拉.卡蕬楚(Xiomara Castro)在2021年底競選總統期間,就曾經表態未來當選後,將與中國建交,已讓台北有所警覺。儘管卡蕬楚上任總統後,在2022年1月改口,表示希望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但這些訊號變化,早已經讓我國外交部與國安單位拉起警報。尤其對於宏都拉斯而言,國內經濟不振,依賴外援,加上意識形態中間左傾的執政黨,政治與經濟問題,都是影響宏國其外交政策考量的關鍵因素,必須總合分析。
從全球戰略格局的視角,放大框架來看這次宏都拉斯「向左走」的情況,不光只看兩岸關係的互動,而是應對目前美國與中國在激烈競爭的格局下,宏都拉斯的外交決策,其實是受到自身經濟發展困境與國內政治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
先從總體經濟面來看,宏都拉斯長久以來對外貿易為進口大於出口,其貿易逆差龐大,屬於長期結構性問題。根據中美洲貨幣委員會統計,2022年12月,宏國的貿易逆差高達8.67億美元,前一年度也就是2021年12月統計,宏都拉斯也有高達8.337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龐大貿易逆差的原因是宏國主要進口產品多為戰略性物質,包括原油、能源、藥品,還有高價格之資本財,包括電信設備、運輸設備、工業建材等;而且,宏都拉斯主要出口產品為低價之農牧產品,此外來自觀光旅客及僑匯之收入,這些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及美國經濟表現影響,以致其國際收支面臨相當程度壓力。宏都拉斯國長期性貿易逆差均靠外人投資、觀光收入、僑匯及外援(資本帳)、發行公債挹注紓解。
宏都拉斯的經濟基本上高度依賴農業品與原物料礦產等外銷收入,礦產是重要收入來源,宏國的礦產有銀、鋅、金、銅、鉛、煤、鐵、銻等礦物,加上有豐沛的森林資源包括松木、桃花心木、白木等,不過,由於宏國基礎建設不甚完善、科技發展落後,因此依賴農林產品與礦產的出口帶給國家的收入,尤其中國是其主要市場之一,加上宏都拉斯也大量進口中國大陸低價產品,而宏國其整個經濟發展之動力來源,高度仰賴外國投資。宏都拉斯內外經濟體質的問題重重,也希望外力幫助,這也讓中國有機會發動金錢攻勢,與新上任的執政黨,搭起建交的橋樑。
在宏都拉斯國內政治情勢方面,現任卡蕬楚總統所屬的政黨為「自由重建黨」((Partido de Libertad y Refundacion, Libre,LIBRE)」,創立於2011年。自由重建黨的意識形態偏左,成立的目標是希望帶領宏都拉斯往「社會主義」邁進,加上目前宏都拉斯國會中,並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贏得過半席次,因此,宏國政體目前處於分立政府情況,而國會各黨派意見分歧,也難以強力監督執政黨總統,因此,意識形態嚮往社會主義的新任總統卡蕬楚,2021年年底當選後,少了國會在野黨的強力監督制衡,其外交政策的決策就有較高的自主權。
事實上,這幾年來,美國並沒有對宏都拉斯與台灣的邦交關係「放手」不管,在上次總統大選倒數階段,美國政府於2021年11月21日派出由美國國務院負責西半球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布萊恩·尼科爾斯(Brian Nichols)率領的代表團,前往宏都拉斯與時任總統葉南德茲(Juan Orlando Hernández Alvarado)與卡蕬楚等兩位主要候選人進行會晤。
當時美國國務院對外表示,派往宏國的代表團目的是「關心宏都拉斯,鼓勵以和平、透明的方式進行一場自由公正的大選」,但也明確表達希望宏都拉斯維持與台灣的邦交關係。在同一時間,美國國務院官員也在華府向媒體們釋出重要訊息,也就是美國政府就「中國與當地接觸有關的一些危險」向宏都拉斯提出了警告。國務院一名官員也以不具名方式表達,「我們對宏都拉斯所有的重要行為人都明確表示了我們認為宏都拉斯與台灣關係是如此重要的理由」,「我們想看到它繼續。我們對主要候選人都直接表示了這點。」
另外,時任總統葉南德茲本人也在2021年11月13號訪台,與蔡英文總統會面,某種程度上,也是希望拉抬自己在11月底的總統大選投票支持度,不過事與願違,葉南德茲遭到卡蕬楚擊敗。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是葉南德茲在國內執政的負面表現,難以支撐其繼續連任,甚至還涉入跨國毒品交易,遭美國紐約法官盯上。
葉南德茲在大選落敗後,2022年2月15日,在宏都拉斯最高法院法官下令逮捕卸任總統葉南德茲,葉南德茲自知無力抵抗,決定向警方自首。美國政府則於2022年4月21日將葉南德茲引渡赴美,以其協助走私數百噸毒品的罪名送到美國受審。在右派代表性政治人物葉南德茲垮台後,宏都拉斯國內政局,基本上「往左走」的力量持續高漲,把宏都拉斯往北京的距離拉得更近。
若說宏都拉斯現任執政者卡蕬楚總統選擇與中國建交的決定,是美中博弈下的產物,也不為過。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從第二任期開始,高度集中權力,企圖「定於一尊」,不僅在內部出手強硬,對外「戰狼外交」的硬調作風,習近平領導的中共,直接挑戰美國霸權地位意圖十分明顯。而且去年十月底中共20大中,習近平完全掌握黨機器的權力核心,接下來更是火力全開,而今年3月中國「兩會」召開,3月10日在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會議當選中國國家主席,開啟第3任期,習近平處理內政與對外的策略更是勢不可擋。
日前密克羅尼西亞總統戴維・帕努埃洛公開指控中共進行「政治戰」,再度顯示中國在南太平洋「拔樁」不只針對台灣,也威脅到美國在南太平洋的影響力。上週,中國促成斷交七年的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和解,三方於3月10日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恢復伊沙邦交。加上先前習近平對烏俄戰爭提出和平方案,更宣布前往俄羅斯會晤普丁,也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這一連串的外交出招,顯示出中國正在透過一連串的外交戰術,而且運用綜合國力,來形塑對中國自己更有利的國際戰略環境,也擺明了跟美國「走不同道路」,而且台灣在中美洲的邦交國,也成為中國「戰狼外交」眼中的獵物。
從2017年6月起,5年內共有3個中美洲國家—巴拿馬、薩爾瓦多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等先後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中國奪取台灣在中美洲的邦交國,不只讓台灣外交處境受重傷,中國這種把手硬生生伸進美國「後院」的做法,讓美國明顯感覺到「痛」,必然引起美國不快。
中國在中美洲的動作,未必是與中國在歐洲或是中東的大國戰略格局有直接連動,但有高度自信的習近平想打大國政治牌局,與美國激烈競爭的態勢,雖說還未夠膽「梭哈」,不過近幾年接連出手,讓美國在中美洲的影響力,遭受某種程度上的折損,自然是符合北京目前的外交策略,也會讓台灣居於被動,窮於應付這些脆弱的邦交關係,擔心害怕這些邦交國隨時被中國奪走。
蔡英文總統規劃3月底出訪中美洲的邦交國貝里斯與瓜地馬拉,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中美洲國家的邦誼,但規劃之初就沒有列入宏都拉斯,這顯示出宏國與台灣的邦交示警「燈號」已經到了黃燈,隨時可能生變,外交部必然不會讓蔡總統冒險前往宏國。至於「過境外交」,蔡總統主動建議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 )改在加州會面,也被視為是向北京釋出某種程度的善意。
麥卡錫在去年美國國會改選時宣稱,若他當選聯邦眾議院議長後必定訪問台灣,但今年其態度有所軟化,儘管一度有台灣政壇人士訪華府後稱麥卡錫「一定訪台」,但3月初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蔡英文總統選擇改以過境美國時,在加州會見麥卡錫,而不是在台北會見,就是蔡英文主動建議麥卡錫,據了解,蔡英文總統是因為「正值美中敏感時刻,此行除彰顯台美友好緊密,也要避免北京藉機挑釁生事。」
蔡英文總統迴避兩岸關係衝撞的決策,應該已經明顯的對北京遞出「橄欖枝」,不過,北京如何判斷台灣釋出的訊號?大權在握的習近平,正忙著出訪俄羅斯與烏克蘭擔任和平使者(peacemaker),對於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此時此刻透過非正式管道twitter放出要求外交部長進行與中國建交事宜,究竟是單方面的意願?抑或是宏國與中國雙方還未經過完整排練的「探戈」舞步,打亂了習近平的佈局? 或者等北京正式宣佈與宏國進一步的關係時,才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