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第3代審判資訊系統,將引進AI生成判決草稿供法官參考,勢必開啟判決書的劃時代革命。本報繪製
司法院為了減輕法官工作負擔,即將推出一套顛覆外界想像的新系統,就是運用AI相關技術產出判決草稿,新系統目前仍在最後測試階段,完成後將擇定部分法院上線「試水溫」。這套讓司法院列為最高機密、遲遲未公開亮相的新系統,究竟能帶給法官什麼樣的幫助?當中又蘊含了什麼樣的新科技?「審理過程,被告是承認還是否認,這裡可以讓他選,這裡會引用起訴書適用的法條及犯罪事實,也可以選是否引用起訴書……如果不引用起訴書,那段就寫得比較簡短,如果引用起訴書,就會寫得比較完整,最後這邊,判決書裡面最後會寫到引用法條,有程序法條或包含實體的法條,讓法官選。」
「這裡的敘述比較固定,把起訴書所列的證據引用進來以後,就是制式法律論述,像加重結果犯等,法律如果有修改,會產生新舊法比較的問題,系統會自動從起訴書判斷犯罪時間,比較是否有修法,就會產生這段,這都是給法官的建議。」
對著電腦螢幕,司法院資訊處長邱士賓打開法官專用的裁判書編輯器系統「文采」,他正在示範的系統,正是台灣訴訟史上最大的革命—透過AI相關技術產出判決草稿。
經過重重選擇,他輕按畫面右上角的綠鍵「自動生成」,3秒後,一篇簡短的判決草稿雛型呱呱落地。
而司法院預估的合理區間大概是「6秒」。
新系統步驟1,法官進入審判系統後,按右上角「新增」即可進入。司法院提供
新系統步驟2,進入生成按鈕畫面後,可見右上角「自動生成」小綠鍵。司法院提供
新系統步驟3,法官必須選擇有/無罪、自白/否認、適用法條等條件。司法院提供
新系統步驟4,自動生成的簡易判決書草稿(去個資模擬測試案件示意圖)。司法院提供
起源量刑系統發想 從「工人智慧」走到「人工智慧」法官工作負荷沉重,以刑事庭法官為例,近年來每人平均月結近60案,以酒駕占大宗(約25%),再來則為竊盜、傷害、詐欺及毒品(67%)等。
該怎麼減輕法官的負擔?成為司法院的關鍵任務。
2021年10月26日,司法院在第13次「司法e化推動委員會」裡,決議去做「智慧化裁判書例稿生成系統」,藉由各種資訊技術,其中包含嘗試使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相關技術,幫法官紓解壓力初步挑定犯案數量最多、案情又簡單的「不能安全駕駛」(酒駕等)、「幫助詐欺」(人頭帳戶)兩種案件下手。
這條人工智慧之路,司法院從2018年數位政策1.0版開始規劃,2019年先以法庭中文語音辨識系統為試點,2019年又接著開發量刑智慧分析等系統,算一算已經走了5年多。
最早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規則法, Rule-based)的,其實是「量刑」系統。司法院在2011就建置「量刑分析」系統,分析特定罪名的刑度狀況,不過,系統草創時期,是由「替代役」藉系統輔助初步篩選後,逐案確認或另外挑出判決裡的量刑因子,彙整後輸入電腦資料庫進行分析。
這套「半人工」系統,曾被笑稱為「工人智慧」。不過在2016年以後,司法院不再有替代役,這套系統也就停止更新。
但司法院對AI的投入沒有間斷。
2020年9月,海量資料浪潮持續席捲世界,司法院開始嘗試用AI改善量刑資訊系統,藉由AI的「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技術,在判決原始文字中標註「量刑事由」,再用自動擷取關鍵字的模式,搜尋及判讀加重或減輕的法條適用,當作訓練系統學習的材料,以便即時更新資料庫。
但是,這套系統雖然運用AI技術,卻不是像ChatGPT 使用的「生成式AI」,只是透過AI相關技術(偏向自然語言理解NLU,不是自然語言生成NLG)擷取量刑因子。
司法院今年2月宣布推出「AI輔助量刑資訊系統」,目前已全面開放給法官及國民法官、檢察官及律師界使用。即使有了方便的系統,但為避免外界有疑慮,司法院始終強調,這套系統只是「輔助參考工具」,並不拘束法官對刑度的判斷。
AI輔助量刑資訊系統(評價型)。司法院提供
AI輔助量刑資訊系統(事實型)。司法院提供
破天荒 「生成式AI」首度用於撰寫判決草稿今年8月底,司法院在科技領域再下一城,宣布初步開發完成「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兩罪的判決書AI生成系統,盼能協助法官製作判決書草稿,等內部測試告一段落後,將擇定幾家法院「試營運」。
這也是「生成式AI」,首度在司法界登場。
不過,擁有資訊工程深厚背景的資訊處長邱士賓說,這套系統使用生成式AI技術的含量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高,他認為用「智慧化」來形容,可能比較貼近事實。
他解釋,這套系統主要是運用資訊相關技術,以起訴書當素材產生固定內容,系統可以做到自動引用起訴書的犯罪事實,或是從起訴書裡的表格去擷取證據名稱等相關資料。儘管先進,但並非如外界想像的「用AI來取代法官寫判決」。
他也進一步強調,「系統不是『一鍵生成』判決,很多部分還是法官仍得自己寫,但確實可節省法官繕打制式內容耗費的時間。」而且,系統不管如何智慧化,目前終究無法取代人腦,系統只是提供「草稿」,法官仍必須依個案狀況詳細檢查、糾錯,才能完成判決。
由於這兩罪的被告,在法院審理過程中認罪比例較高,判決的寫法和證據的敘述方式也比較固定,才會被擇定做開路先鋒,未來系統測試後若沒有太大問題,才會逐步擴及其他案件。
不同於ChatGPT「規則限制更多」 3秒生成判決草稿這套系統至今尚未正式亮相,因此,未來在實務上如何使用,外界至今還難以窺知。
不過,根據司法院陸續披露的操作步驟,法官打開裁判書系統後,系統判斷法官要撰寫這兩類案件時,系統右上角就會浮出「自動生成」的小綠鍵,點選小綠鍵後,再逐項點選「判決:有罪∕無罪」、「自白∕否認」、「適用法條」、「犯罪事實:是否引用起訴書」、「據上論斷:程序法條∕實體法條」等選項。
系統的速度驚人,全部點選完畢至多只需幾分鐘,等一鍵送出後,只消3到6秒,就能自動生成一篇判決草稿。
司法院資訊處高級管理師莊一桂向《太報》進一步解釋,「法官進入審判系統後,會看到『原本製作』,從『原本製作』這個選項點進去,就會介接一個叫做『新文采』的編輯工具,這就是法官製作判決書的系統。而在進入編輯前,會有一支應用程式去呼叫AI自動生成模組,然後生成判決。」
雖然過程只有短短幾個步驟,但「從零到有」非常不簡單,司法院整整花了快2年的時間進行構想、研發、測試,迄今還在不斷修改。
「導入起訴書資料只是系統介接,分析文本的技術屬於『基於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這是智慧化的一環,系統能夠浮出『自動生成鈕』,背後也經過一段時間的『計算』,一切都是靠資訊技術合作產生的結果。」莊一桂解釋系統的技術原理。
此外,這套軟體也運用一小部分的「自然語言生成」技術「TMT5」(類似T5模型),這就是生成判決書草稿的基礎預訓練模型。
莊一桂指出,大家其實可以把「它」想像成「腦細胞」,任務就是生成裁判草稿,由於判決比較需要一致性,因此需要動用很多規則限制它的生成。太聰明的模型反而很難規範,以ChatGPT為例,它因為是超級強大的模型,有時會浮現「幻覺」、「張冠李戴」的狀況,此外也涉及到資訊安全等議題,目前並不適合用來擬判決草稿。
司法院資訊處長邱士賓扛下新系統重任,正督軍進行最後測試,正式上線時間仍無法預估。侯柏青攝
打造階段篳路藍縷 上線後更要與時俱進據了解,為了盡快完善系統,資訊處這幾個月來,幾乎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但要解決的挑戰何其多。首先,要自動生成判決草稿,在訓練階段的主要素材是大量的起訴書及對應的裁判書資料,起訴書部分,司法院商請法務部協助提供「去識別化」的檢察書類(起訴書或簡易判決處刑書),才順利讓系統進行訓練。未來等系統正式上線時,雙方就會透過協定連結方式,讓該系統介接法務部檢察官書類查詢系統,即時取得起訴書資料。
解決學習資料的問題後,更棘手的技術來了,到底該如何讓AI模型變成更聰明,更與時俱進的學習最新判決內容?專業法律判決要搭上這台人工智慧列車,過程中要處理的大小眉角,外界著實難以想像。
資訊處指出,
現行AI模型的訓練資料是早期的判決書,如果要優化,就必須累積足夠數量的新判決書,定期重新訓練;而且,為了避免早期的判決書內容影響產出的草稿,在累積足量的新判決書後,也必須「適度放棄」早期判決書資料。累積的新判決越多,系統進化的效果越顯著。此外,
一旦出現「法條修法」或「實務見解變更」的情況,就得另外累積足夠的新判決,然後重新執行訓練。即使未來系統正式上線,也不代表任務結束,後續必須廣泛蒐集法官的實際使用意見,針對錯誤之處及成效不佳的模型進行調校,重新執行訓練。
出動5名法官實測 謹慎起見也要「試營運」據了解,由於這個系統將提供法官使用,而資訊處身為專業技術部門,為了更貼近刑庭法官的實務需求,讓判決更具有可讀性、精準性,司法院還特地邀請5名刑事庭法官作為「需求訪談」對象。
這5名「潛在使用者」都是擁有豐富刑事審判經驗的法官,他們不但在事前就提供大量實務意見給資訊處,後續也投入實際測試過程。法官們更隨機抽取司法院提供的案件,然後自己動手使用系統進行測試,據了解,每個法官前後都產出高達70篇判決草稿,而且,每個人也在每篇草稿上逐一提供嚴格意見,成為資訊處驗收系統的重要門檻。
透過使用者的真實反饋,這套系統得以昂首向前,近日逐步穩健成形。
AI判決法官實測反饋意見及調整。
不過,AI撰寫判決草稿畢竟顛覆法界認知,為避免衍生爭議,司法院第一步的起手式表現顯得舉足輕重,因此,即使已開發完成,司法院也不希望貿然讓系統上線,目前仍在測試調整階段。
至於系統何時上線?司法院至今未鬆口,僅強調正式完成後,才會挑選適合的法院上線「試營運」。事實上,在媒體報導之後,基層法官充滿好奇,關注著系統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何時可以上線?真的能提供協助嗎?外界質疑聲浪和支持聲浪並存著,「法官間也有不同的聲音。」邱士賓坦言。
首波限用兩罪 下階段瞄準施用毒品司法院背負著幫法官紓解工作壓力的使命,AI列車緊鑼密鼓地向前衝,這波即將試辦的判決書草稿生成系統,只針對在法院案件量沉重的「不能安全駕駛」、「幫助詐欺」兩罪;但司法院未雨綢繆,早就啟動第2階段的研發工作,下階段瞄準的是,同樣在地院案件量龐大的「施用毒品」相關罪名。
緊接著,司法院也會將目光朝向民事領域,準備規劃發展「民事交通損害賠償」、「消債更生、清算」等裁定草稿自動生成開發系統。
不過,在運用新科技的背後,司法院也深知外界對用AI寫判決仍存有諸多疑慮,因此態度如履薄冰,總不厭其煩地向外界強調「個案的認事用法及量刑決定等職權,仍由法官自行決定」,也屢屢解釋,推新系統,絕對不是要用AI幫法官寫全部判決,進而取代法官。
主責的資訊處則向《太報》強調,裁判書製作屬於審判核心事項,新系統提供的內容僅止於「依照起訴書所生成的草稿」。
這套備受外界關注的新系統正式上線後,是否真能舒緩法官的工作壓力?而司法院在發展AI的同時,又該如何消弭外界質疑?這條路,一切都充滿挑戰,而且無法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