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淹死2女的中配簡女。資料照。李政龍攝
簡姓中配和台灣丈夫白姓男子結婚多年,前(2023)年7月返台和公婆同住,卻因生活習慣不同產生衝突,7/2負氣帶著兩個女兒到碧潭渡船頭,涉嫌藉口拍照卻讓女兒溺亡,她游上岸獨自存活。台北地院國民法庭今(10/29)日開庭,檢察官提示偵訊筆錄和對話紀錄,簡女抱怨公婆高標準要求,連「鍋子放在哪」都要管,雙方積怨已久,白家人一直到事發後,卻仍不明白,是什麼原因讓簡女痛下殺手。
檢方查出,簡女涉嫌到新北市碧潭溺死2個女兒,依家暴殺人罪起訴,簡女開庭至今仍維持認罪,甚至兩度表示接受判死,過去簡女也數度談及來台灣以後,遭遇婆媳問題、生活習慣落差,加上丈夫長期待業的經濟壓力,逼得她情緒崩潰。北院今(10/29)日審理進入第二天,檢察官依序提示白家人的偵訊筆錄和對話紀錄,試圖在國民法官面前,還原這場悲劇的完整圖像。
全家都在困惑:「為什麼?」根據筆錄,簡女的婆婆自陳,夫妻倆剛從中國搬回台灣時,婆媳之間相處沒有什麼問題,後來她逐漸發現,孫女如果在她房間,聽到媽媽的腳步聲,就會說「媽媽來了,快跑!」然後就在房間躲起來。她懷疑,是簡女刻意把她和小孩隔開,跑去找簡女理論,結果對方跟自己的兒子告狀,說造成小孩和婆婆不和睦的原因,根本就是婆婆。
婆婆被問到生活細節,一股腦全說出來。她希望晚上大家可以一起在客廳吃飯,但有天,大孫女本來在客廳看電視,飯只吃了一口,就跑回房間;還有一次,她洗衣服不高興,紗門關得大聲點,簡女也不高興。7/2當天,她跟先生要去散步,從廚房走出來,簡女就開始衝著她罵,她也很生氣,不知道為什麼被罵,於是拿出手機把畫面錄下來,傳給了女兒(簡女的小姑),回到家卻發現家裡一團亂,猜到是被簡女弄亂的。
簡女的公公則說,他和老伴都很疼孫女,尤其是大孫女,因為是他和太太帶到幼稚園中班,才被帶回中國。有次他到後陽台看,發現水龍頭沒有關,水都流到水槽外,就比較大聲地唸了簡女幾句,但簡女不高興,就把女兒帶出門。他仔細想想,孫女和他們確實越來越不親,他想帶大孫女去全聯買東西,簡女不讓他們去,他太太有時買鈣片或糖果給小孩吃,簡女也不同意。
中配簡女帶著兩名女兒離家後,去年7/2晚間到碧潭尋短,自己卻獨自游上岸。翻攝畫面
公公說,事發後幾天,他和老伴也一直想不懂,為什麼會這樣?他稱,簡女常稱讚他老伴是一個「好婆婆」,雖然有時他會講講簡女,但彼此相處得還可以。有天,他老伴跑去問簡女,為什麼刻意把孫女隔開?簡女卻回他們,「我生養女兒,不是為了取悅公婆」,讓他們聽了很心寒。就算事發後,他還是不會不喜歡簡女,認為事情可以說開,只要過去就好。
白先生也說,2023年7月他們夫妻從中國搬回台灣後,彼此相處沒有什麼問題,父母和簡女在生活上有爭執,但就是一般家庭會發生的小事,不是很嚴重,剛開始是他父親,因為年紀較大,生活習慣不容易改。後來,簡女受不了說要搬出去,他母親也希望搬家,但當時他因為經濟上不允許,也不希望影響小孩就學,不想搬出去。
2024年6月,簡女婆婆跑去質問簡女,為何不讓孩子親近爺爺奶奶?白先生說,當時簡女對他母親的反應比較激烈。直到事發的7/2當天,早上他出門前,簡女問他「我跟公婆的衝突,你是什麼態度?」,他回「沒什麼態度」就出門了。結果,他接到父親電話,說是家裡被破壞、孩子衣服都被帶走。事發後,他去看守所看簡女,沒有問她為什麼,「但他想問,也想替兩個孩子問。」
那些家人口中的「生活瑣事」然而,簡女與白先生的對話紀錄,卻與白家人的陳述有著天壤之別。7/2事發當天,白先生得知簡女把小孩帶走,還拿走護照和衣服,傳訊息質問簡女人在哪裡,「你不要毀了這個家,你馬上把小孩帶回來,你愛去哪裡住都可以」,遭簡女回罵「妳爸媽應該跪著跟我道歉」,隨後傳了三張截圖,內容盡數搬回台灣一年來的委屈。
簡女在簡訊裡痛罵公婆,洗衣機壞了要找她麻煩,菜刀壞了、馬桶沖不下也要她幫忙,婆婆連家裡買什麼鍋子、要放哪裡、柴米油鹽醬醋茶要怎麼擺,全都要管。她剛開始不會做菜,努力學了做給公公吃,以滿足婆婆,結果還被嫌棄,說應該怎麼調味才對,「後來想想不對,真把我當免費保母來用了,我憑什麼做牛做馬,還讓你挑三揀四的,我伺候你,是因為我認為你是長輩。」
中配簡女溺斃2個女兒,涉嫌家暴殺人罪被起訴。廖瑞祥攝
簡女罵一罵,也把怒氣轉到白先生頭上,指責她日子難過,丈夫卻長期待業在家,「越來越閒」。說完,她也補充「你爸媽的罪證,還有一些沒有寫」,但白先生只想問女兒在哪?問簡女拿走護照究竟想做什麼?簡女則反問,對她和公婆衝突,到底抱著什麼態度,雙方互不退讓。事發時,簡女的小姑也傳訊詢問簡女狀況,簡女也是情緒激動,將白先生和公婆罵了一遍。
辯護律師王晨指出,根據筆錄,小姑認為簡女是很溫柔、很有耐心的女生,簡女也被白家人看作是合格的母親,如果簡女在對話紀錄中表現的樣子,與平時的形象不同,可能代表什麼意義?言盡於此,留下國民法官必須解開的問題。
《太報》關心您,勇敢拒絕任何形式暴力,求助專業人員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全國家暴專線:113
‧報警:110
‧線上通報:關懷e起來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