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配溺殺愛女獨活!檢轟:放開手背叛孩子 律盼:理解和連結讓家人走出絕望

    2025-10-29 00:09 / 作者 侯柏青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專庭。侯柏青攝
    台北地院國民法庭審理中配簡女溺殺兩女案,10/28進行事實和法律辯論,檢辯不約而同引用詩人的名句開場。檢察官林于湄舉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詩「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強調孩子的生命並非個人意志能左右,痛斥簡女放掉孩子的手就是背叛;律師王晨則引用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認為理解和連結才是讓家人走出絕望的開始。

    聽咕嚕咕嚕嗆水聲!簡女「沒罷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檢察官說,這首詩代表的意義是,「孩子的生命不是一個人的意志能自己去左右的。」

    檢方感性指出,《兒童權利公約》第37條規定,兒童不該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人類需要大人細心呵護,小嬰兒用「哭」來表示自身的需求,眼前的媽媽就是照顧自己的那雙手…

    詎料,簡女聽到這番話,原本講話語氣平穩的她,突然情緒崩潰當庭哭到癱倒,她全身顫抖大喊「我為什麼讓這件事情發生?」簡女的嚎哭聲響徹法庭。合議庭緊急休庭20分鐘,簡女期間哭得撕心裂肺,數名法警和委任律師都趨前安撫。等她的情緒平復,檢察官才又繼續表達意見。

    眼見簡女哭得傷心,檢方仍不禁點出,「對孩子來講,母親的手是最溫暖的,當哪雙手選擇放開,對孩子來說就是背叛….」檢方表示,案發當時,簡女牽著女兒的手到碧潭,姊姊當時雀躍的蹦蹦跳跳,妹妹則依偎著媽媽一起走,小孩怎麼想得到,即將面臨生命的終點?

    檢方難受的說,小女孩個頭矮又不會游泳,還跟媽媽說「怕怕」,當時簡女裝出「保護者」的姿態說「媽媽在」,但沒有人知道眼前的水有多深,連大人都會害怕,更何況身高不夠的小朋友,「我們可以想像她們會有多害怕,孩子會輕易放開媽媽的手嗎?一定是手、腳一起打水,簡女曾說,有聽到大女兒發出咕嚕咕嚕的嗆水聲,但她卻沒有罷手,還把妹妹騙下水,讓妹妹經歷和姊姊一樣的痛苦,最後不敵簡女的力氣,才擺脫了簡女的手。」

    檢察官說,「大家有嗆水經驗嗎?喉嚨一定是又痛又辣,對小孩子來說,生前一定經歷劇烈痛苦以後才過世,絕對不是像簡女講的沒有掙扎。」簡女背叛兩個女兒的信任殺害小孩…她是有意殺死兩個小孩,符合成年人故意殺害兒童的罪責要件。

    中配簡女願意認罪。廖瑞祥攝

    錯誤的背後是一個絕望的人

    簡女的委任律師王晨則強調,簡女承認檢察官起訴的犯罪事實及罪名,對自身的行為犯下的錯,她完全願意接受法院的審判和制裁,但依然希望法官能了解事情真實的樣貌。

    辯方承認,這件事情絕對是完全錯誤的,而且造成家庭巨大傷痛,但這個錯誤為什麼發生?在錯誤的背後是什麼,是一個因為憂鬱、壓力,一步步走到絕望的人。

    辯方描述,簡女遭到的家庭壓力早就持續了很久,案發前幾個禮拜,她和孩子、先生有家歸不得,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再跟公婆有爭執,她在台灣生活原本就不適應,且常和公婆摩擦,公婆的指責更讓她感到委屈,但她的丈夫卻說「減少相處」要大家都出門,「法官也會覺得這是奇怪的狀態吧?」

    回到案發當天早上,簡女和丈夫發生爭執,她問先生能不能搬家卻被拒絕,留下了傷害,也影響她接下來的行為,沒想到,她後來又和公婆發生爭執,試圖溝通卻沒有獲得解決,只能帶孩子離開家裡。她想帶孩子回中國,卻因沒有錢只能「想想而已」。

    她帶著小孩到新店碧潭是想吃早餐,甚至還想寫作業,只是因為想搭船卻沒開,才走去步道,經過缺口看到了河…

    法庭判決示意圖,。本報繪製

    簡女還錢給父親是「交代遺言」

    辯方感嘆,對一個罹患身心症的人來說,她可能看到了可以自殺的環境,想到離開世界才是解脫…離開步道後,簡女當晚也沒有回家,而是在外面坐了一
    個晚上,隔天她先還錢給父親,她在做的事是「交代遺言」,實際上她在跟自己的父親說「我要走了,不想欠你了。」

    簡女後來二度嘗試輕生,結果活了下來,最終自己走進派出所報案,主動跟警方講解發生什麼事,警方才會找到被害人認定。

    辯方認為,她確實觸犯了殺人罪,考量簡女的犯案和身心症有一定關聯性,都是因為長期壓力和家庭衝突,才引發症狀發作,唯有離開才是解脫,她以為和女兒一起離世,是一種保護和解脫。而她的輕生意念,包含事後交代遺言、隔日再輕生未遂。

    辯方強調,本案的精神鑑定報告顯示她是重度身心症,從2022年眼睛受傷開始就確診了,這次就是身心症發做引發負向思維。「左眼失明、家庭衝突、經濟壓力、適應不良、支持系統薄弱,導致她誤以為這樣才是對的。」

    辯方表示,希望法院能考量簡女是自己報案,而且是因為身心症發作才導致犯案,而這些事情也對簡女的記憶和陳述造成影響,案發迄今已經1年3個月,大家不能期待她會記得所有的細節。

    辯方最後舉出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的知名詩句「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強調唯有理解和連結,才是讓家人們走出絕望的開始。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太報》關心您,勇敢拒絕任何形式暴力,求助專業人員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全國家暴專線:113
    ‧報警:110
    ‧線上通報:關懷e起來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