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出庭。廖瑞祥攝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案遭羈押1年,辯護律師日前替他聲請具保停押,台北地院今(9/4)日開庭審理,檢方光是陳述主張延押的理由,就陳述了近1小時。檢方表示,柯文哲涉及圖利、收賄罪嫌重大,且多名證人尚未經傳喚作證,柯文哲仍有串證可能,主張延押柯文哲。檢察官也痛斥他「創造司法奇觀」,利用臉書發文「突破羈押限制」,妨礙證人作證「積極干預司法」。
檢方指控,柯文哲涉嫌收受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賄賂,指示下屬放水京華城案,讓京華城違法取得容積獎勵;沈慶京則涉嫌另外買通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協助施壓北市府。檢廉去(2024)年8月30日對柯文哲住處發動搜索,隔日當庭逮捕聲押禁見,原本北院裁定無保請回,案經檢方抗告、高等法院發回,北院9/5改裁羈押禁見,其後柯文哲雖一度短暫交保,最終仍被裁定收押。
前天北院傳喚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出庭,詰問完畢,柯文哲的辯護律師陸正義馬上舉手表示,要替柯文哲聲請具保停押,理由是有關違背職務收賄及圖利罪「重罪」部分,證人均已詰問完畢。北院今(9/4)日開庭,檢辯雙方爭辯柯文哲、應曉薇2人,是否仍有勾串證人證詞及羈押必要性。
柯文哲委任律師陸正義。資料照。呂志明攝
蒞庭的主任檢察官林俊廷表示,柯文哲否認其圖利罪嫌重大,強調京華城案一切合法,是混淆「程序合法」與「實體違法」。他舉例,就如民間公司若進行違法不利交易,即使有依法經董事會決議通過,仍會構成背信罪,因此京華城公司即使依《都市計畫法》申請容積獎勵20%,經都發局送都委會審議通過,程序依法進行,仍不能免除圖利罪嫌。
林俊廷表示,本案中,京華城公司依法以「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3條件取得容積獎勵是否可行,才是有無圖利的重點,部分公務員出庭雖證稱程序合法,但都不敢肯定,京華城公司可否以「這麼少的回饋」,取得高昂價值的容積獎勵,況且也有公務員證稱,京華城是「首例個案」、「應該增加回饋」。
林俊廷也指出,京華城案經專家會議、公告公展、議員便當會、都委會會議等程序,還頻頻以便利貼對本案下達指示,柯文哲堅稱自己不知情,並不合理。林俊廷也請庭上注意,公務員出庭作證面臨壓力,應多審視客觀證據,並舉例,前北市府都委會執行秘書劉秀玲曾表示「不該送研議」,基層承辦人也曾在私人對話中討論「不希望過」、「上面不擋,應的施壓我們怎麼扛」。
檢察官廖彥鈞則表示,在所有證人詰問完畢以前,柯文哲、應曉薇均有羈押必要。他舉例,2人目前羈押期限至10/1為止,而北院自10/2以後,預計傳喚黃景茂、柯文哲、連君蒲、張高祥、范有偉、黃珊珊、吳順民、梁秀菊、許甫等人作證,全都涉及重要案情。
廖彥鈞接著逐一點名,指出前都發局長黃景茂,涉及柯文哲是否有對京華城案下指示、應曉薇是否施壓北市府等事實;會計師范有偉與柯文哲「交情甚篤」可能串證;黃珊珊雖已傳喚過,但上次因辯方異議,檢方未能向黃珊珊確認柯文哲對她說「小沈給過了」是指何意,將再次確認;連君蒲與吳順民則是應曉薇助理,可能串證;而柯文哲也可能與黨公職人員如梁秀菊、許甫串證。
黃珊珊日前出庭京華城案。資料照。廖瑞祥攝
檢察官陳思荔則指出,柯文哲涉嫌收受沈慶京1500萬元賄款,他的「工作簿」帳冊就是重要證據,審理至今,依證人證述,「工作簿」上記載的金額、經理人以及「要感謝的對象」都是真的,這些錢確實有進入民眾黨候選人的政治獻金專戶,或是直接現金送給柯文哲,柯及所屬政黨雖然在媒體上抓一些隻字片語,向支持者宣稱紀載有誤,但事實是到目前為止,「每一筆都是對的」。
陳思荔也斥,京華城案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司法奇觀」,就是柯文哲明明是北院羈押、禁止通信接見的被告,卻能再三授權別人使用他的社群帳號,將柯文哲每次開庭的發言轉貼臉書、IG等社群網站,斷章取義攻擊證人及司法人員,是以科技方法突破法律禁令,豪不避諱地隔空串證,恐嚇、抹黑證人,妨礙審判。
陳思荔批評,從柯文哲這種無視法律規範的行為,顯然毫無遵法意識,一旦他交保,實在難以期待他會好好遵守法院諭知的羈押替代處分。陳思荔表示,政治獻金部分證人多與民眾黨相關,柯文哲若交保,勾串情況勢必更嚴重,「柯文哲越是積極妨礙司法,司法越是應該守住純淨的審判空間。」主張延押柯文哲。
檢方光是延押理由,就陳述近1小時,隨後審判長江俊彥宣布休庭,接著由辯方陳述意見。今日開庭時,審判長江俊彥已先諭知,合議庭會於「合法且適當」的時間點作裁定,是否延押柯文哲、應曉薇,未必會於今日決定。
發稿時間 12:01
更新時間 12:21(增補檢察官陳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