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被害者的家屬在法庭是弱勢 中檢用3招化解

    2025-02-11 00:17 / 作者 呂志明
    一位被害人父親在開庭後曾無助的詢問檢察官,辯護律師態度好強,法官會不會相信被告。呂志明攝
    國民法官實施了2周年,1份由司法院發布的國民法官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人民對於司法的信任度普遍提升好感,台中地檢署負責國民法庭的公訴檢察官張凱傑則分享這2年來的心得,他觀察到法庭的一個情形被害人的家屬在法庭上的聲音,就像拿一個硬幣往深井裡面丟下去「聽不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與公訴團隊用「A」、「R」、「T」3大方針澈底解決當前的困境。

    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凱傑。呂志明攝


    今(2/10)日法務部舉辦的國民法官實施兩周年成果發表會上,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凱傑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去年的國民法庭的一個審判程序結束後,一位被害者的父親,告訴他:「張檢啊,我有3個憂慮」,他當時聽到後回他:「怎麼了?你說說看好不好?」

    對方緩緩的說出,「第一個,辯護律師的態度好強勢,怎麼辦?」。「第二個,法官會不會就相信被告了,怎麼辦?」。「第三個,我太太到現在仍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全家的情緒都還走不出來,怎麼辦?」。

    檢察火官張凱傑形容,被害者家屬的意見和心聲,猶如銅板擲入深井中。呂志明攝


    張凱傑說:「當時我心裡面一揪,發現一個事實,在台灣每100個人當中,竟然高達40個人不相信我們司法,更困難的是被害人的家屬在法庭上的聲音,各位可以想像嗎?就像拿一個硬幣往深井裡面丟下去,『聽不到!聽不到!』被害人家屬的聲音在法庭基本上是被視而不見的。」

    他說,在這個事件後,他左思右想,最後告訴團隊,用3大方針來解決司法審判所帶來的不信任與疑慮感,第一個叫「A」Active生動、第二個叫「R」Real真實、第三個叫「T」Touching 感人,像是一個藝術的表達,澈底解決當前的困境。

    台中地檢署檢察官張凱傑表示,公訴團隊用「A」、「R」、「T」3大方針。呂志明攝


    他解釋,「Active生動原則,我們聘請全台灣最優秀的簡報、口語表達的老師,教導檢察官在法庭的生動出證」。「Real真實原則,我們就把老師教給我們的,活生生的搬到法庭,國民法官都反應一件事,檢察官你好會演喔,但事實上被告也會演,所以我們要更真實的證據,更慎選的證據,更核心的證據,來去說服國民法庭。」

    當這一切的理性充足之後,亞里斯多得告訴我們,說服絕對不是理性,別忽略了感性的力量,而Touching感人原則,則是伴隨著被害人保護協會,用一路相伴的精神陪伴被害人走過國民法庭程序,也請家屬一起協力,我告訴他,這個功課不是只有檢察官要做,你也要做,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他是你的親人。

    依照司法院所做的一項調查,人民參與審判後的司法信任度,提升到了100%。呂志明攝


    張凱傑說,在我們的努力之後,我們終於敲開了人民信任的大門,我們看到這項數據,我們跟律師比起來,律師已經高達8成的肯定評價,而檢察官非常努力,來到了99.3%的高評價,且在國民參與審判制度成效評做報告,人民參與審判前的司法信任度僅34.7%,但是在人民參與審判後的司法信任度,則提升到了100%。

    張凱傑引用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名言共勉。呂志明攝


    回想國民法官實施2周年後,張凱傑引用英國前首相的1句名:「我回去翻到以前我讀書的那句話,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告訴過我們:成功並不是結局,失敗也並不是末日,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勇氣繼續前進。」
    呂志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