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中17日電)4月那個早晨,林櫻桃跟許多喜愛戶外運動和芬多精的民眾一樣,再次來到溪頭健行,不同之處在於她視力全無,不過這裡像是她的主場,很多遊客不認識她,但知道有這名令人讚佩的勇者。
在攀登「857步道」石階步道時,61歲的林櫻桃步伐穩健,超越不少山友,他們聽到林櫻桃繫在背包和登山杖的鈴鐺所發出的聲響,紛紛讓到一邊,林櫻桃則向禮讓和為她加油的山友道謝,也有人拿出手機拉著她一起拍照打卡。「857步道」和接下來的「1090步道」可通到標高近1800公尺的天文台,是許多到溪頭的健行客喜歡挑戰的中高難度路線。
有些時候,跟她較熟的山友會拉著她手持的盲人專用白手杖,領著她走一小段路,但大多數時間,她會一手用白手杖探查地面,另一手持登山杖,不論是水泥路面或是陡峭階梯,她走起來似乎都毫不費力。
溪頭森林遊樂區海拔約1150公尺,園區內巨木參天,家住台中市大里區的林櫻桃每週大約來訪兩次,她形容這裡是她的最愛。不過,多年以前,她不知道溪頭的美好,甚至足不出戶,而且曾在北上探望女兒時,一度因絕望想要跳進淡水河「一了百了」。
「那時候真的無法接受!」林櫻桃回憶失明的過程時表示。她與丈夫原本經營鐘錶和印刷生意,曾夢想退休之後要擔任導遊,帶著遊客環遊世界,這樣的計畫卻因一場事故變了調。她當時36歲,騎機車時遭遇車禍導致腦部受傷,起初只有呈現視力模糊,不料情況逐年惡化,終於在12年後,她的世界陷入完全的黑暗。
林櫻桃告訴中央社記者說,她從河邊悄悄回到家裡,有相當時間抗拒學習使用白手杖,也害怕被貼標籤。剛進入全盲黑暗世界的林櫻桃整天待在家中,足不出戶,經過財團法人台灣盲人重建院社工的輔導,並且在丈夫的支持下,她才接受生活自理、定向行動等訓練。她想到日子還是要過下去,才終於跨過心裡的鴻溝,開始拿起白手杖走出戶外。
在習慣借助白手杖行動之後,林櫻桃心想應該多到戶外運動。有一次在偶然的情況下,她自己搭公車到了溪頭。她形容說,她的「另一片人生從此展開」。她原本在家中會陷入憂鬱與恐慌,第一次獨自到溪頭時,則感受到這裡的好山、好水與好空氣。她告訴記者:「大自然幫我洗清淚水與汗水,我才體悟到眼盲心不盲的真諦。」
她在家中感受過孤獨與絕望,深知「盲人才懂盲人」,開始自發帶著其他盲友到盲人重建院上課,甚至到全台各地旅遊。如今,林櫻桃除了每週到溪頭健行,還當起導遊,帶著盲友全台走透透,不只充當其他盲友的眼睛導覽景點,過程中也透過敞開心胸談天,協助其他盲友走出心中的黑暗。在疫情之前,她也曾獨自搭機赴美,幫忙住在西雅圖的女兒坐月子。她笑著說:「家人都說我像過動兒。」
但盲人外出還是有風險,特別是在陌生的環境。林櫻桃說,別看她拿著白手杖來去自如,「這都是用全身傷換來的」。她曾多次在登山過程中摔傷導致骨折、骨裂,滿是障礙物的市區人行道和騎樓也讓她「滿頭包」,但她常想著「人跌倒了再爬起來就好」,就算一路不容易,仍無法將她擊倒。
因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有許多盲友更不願意外出,林櫻桃對此表示擔憂。她說,疫情讓原本心理關閉的盲友更為封閉,而且心理會影響生理,讓他們容易有病痛纏身。
林櫻桃在去年獲選為台中市傑出身心障礙者,她有感這些年來曾受社會各界的幫助,她才能「走向光明」,因此更讓她立志要當盲友的眼睛與導遊,「直到我再也走不動為止」。
林櫻桃的事蹟已在視障者圈內傳開。台灣盲人重建院中部服務中心主任巫承宗告訴中央社記者,曾有視障者的家屬對林櫻桃全盲的事實半信半疑,偷偷跟在她的背後前往溪頭觀察,直到親眼見證才感到佩服,也幫忙宣傳「盲友真的可以獨立走出戶外」。
巫承宗說:「真的是不可思議!」他指出,林櫻桃時常在重建院與視障者及家屬交流走出黑暗的經驗,也成功幫助許多盲友脫離憂鬱的泥淖,甚至包下9人廂型車組團到外地旅遊。他說,這些都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事,而且已對盲友產生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