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我之前演講時,最常碰到的問題之一,那陣子男性說教(mansplaining)這個用語剛剛流行起來,許多男人在日常生活中開始面臨這個指責,也讓他們覺得有點無所適從,於是出現許多「到底什麼是男性說教」的疑問。
這個問題是我之前演講時,最常碰到的問題之一,那陣子男性說教(mansplaining)這個用語剛剛流行起來,許多男人在日常生活中開始面臨這個指責,也讓他們覺得有點無所適從,於是出現許多「到底什麼是男性說教」的疑問。
特別是在談戀愛中,「說教」這個舉動似乎一致地被認定是負面,甚至可以拿來責備伴侶時,就有許多人開始問起「難道我就不能提供意見,只要給你建議就是說教嗎?」、「女生是不是就不能批評?」,或是「我有這方面的專業為什麼我不能講?」等相關問題。
所以我今天想要來討論這幾個問題。
首先,我已經不大使用男性說教(mansplaining)這個詞。並不是說這個行為或現象不存在,而是因為這樣的用語不大準確,我思考了很久,決定把這種說教的行為稱為「不受歡迎的建議」,而男性說教只是其中一種。
特別是在談戀愛中,「說教」一詞似乎被認定是負面的。(圖片來源/Unsplash)
既然都說不受歡迎了,我覺得非常重要的第一種就是「別人已經表態拒絕的建議」。這種通常發生在當你提供建議的對象,根本就沒有想要獲得任何意見的意願時,這時候當你忽視對方的意願,硬要提供自己的看法或建議時,很容易就會讓對方覺得你在對他進行說教。
打個比方來說,當對方已經很明顯表示「我不想要建議,我只是想要安慰」時,你還繼續提供建議,就會讓人覺得很不快,甚至會覺得你只是想要架高自己,而沒有替他人著想。
但這種別人已經表態拒絕的狀況,基本上算少見。無論男女,當對方都已經表態不想要意見,還堅持己見的頂級白目實在是少數,最常見的不受歡迎的說教,我認為應該是「沒有經過努力的說教」。
這邊的「努力」指的是兩種努力:
第一種是來自於累積知識的努力,例如,當我們投稿文章得到評論者們的回饋,通常不會認為那是很糟糕的說教,是來自於評論者對於自身專業累積的努力。這也包含了日常生活知識累積的努力,例如有基本生活常識的人阻止他人將金屬製品放進微波爐,雖然被阻止的人未必會歡迎這樣的指正,但大抵上會認為這些算是合理範圍內的提供意見。
第二種努力是來自於對於對方處境同理的努力。這樣的努力比較抽象,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努力」理解成,努力地去理解對方所身處的狀況。
舉個例子來說,有次我被長輩說教感到不滿,因為他對於台北的房價仍然留在一千萬買房,四千塊租屋的認知,當我們討論到找房子的事情時,他的「好心建議」就讓我非常不耐煩。即使我知道他是「好意」,但基於他既沒有努力了解台北當前的房價,又沒有努力理解我現在的狀況,就變成了他覺得好意,而我只覺得他是在「說教」而感到厭煩的狀況。
並不是。
許多熱愛說教的人,人生都曾經歷過苦難並努力克服它,但他的苦難與我的苦難並無法互相抵銷,他生活曾經的努力,並無法代表他在與我對話時所應該付出的努力。
即使他是好意。
所以,為什麼在關係當中說教總是會被提出來討論?
因為這些說教通常將自己的經驗替代旁人的經驗,從而否認了被說教者正在歷經的問題。當說教者是自己的伴侶或戀愛對象的時候,這種忽略,就會讓人更不愉快:你明明就是應該要了解我的人,怎麼完全不願意付出理解我的努力?
所以並不是你不能夠批評,或不能夠對男女朋友的行為提出建議,而是當你提出建議時,有沒有嘗試了解對方的狀況,有沒有同理對方的處境,還是你只是單純想表達意見而已?
不過,努力當然也不是萬能的。
就算真的付出努力了,當對方已經明顯表現出不想要採納意見的時候,即使你提出的意見可能是對的,還是會造成對方反感。
每次再給出建議時,你是否同理對方情況,或僅是表達意見而已?(圖片來源/Unsplash)
說你自己。
在這段關係當中,你也有自己的位置,與其評論別人應該要怎麼做,你真正應該要做的是,去思考他這麼做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你為什麼不喜歡,以及你希望對方可以怎麼對待你?
例如當你的伴侶回到家抱怨工作時,與其在還不知道狀況下就給一堆意見,勸他辭職。不如先思考,為什麼你會想要給他意見,想要勸他辭職,是不是你對於他總是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這件事感到不滿,是不是你看到他因為工作受苦所以不開心。
如果上述皆是,你應該坦白地跟他說「你一直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讓我覺得很不愉快,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你工作上的問題要怎麼解決。」
嘗試從自己出發,跟對方講你的感受與你希望可以有什麼樣的改善,而不是永遠都要試圖扮演對方的拯救者或人生導師。
因為,大多數時候,人不想跟自己的人生導師談戀愛——或反過來說——會跟自己的信徒或學生談戀愛的人生導師,通常是邪教教主。
蔡宜文拆框中
在台灣,戀愛與親密關係從來都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還包含了許多「第三者」,那些不在關係中卻深深影響關係的框架,整個社會與文化,都是兩人情感關係中的第三者。在拆除這些框架前,讓我們一起來討論這些愛情的基本生活形式,如何影響我們怎麼墜入愛河。
延伸閱讀
許人一個後悔的可能——通姦除罪與墮胎的社會意義
「粉紅色口罩」之下的性別刻板印象,該如何帶領孩童走出框架?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