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兩批搜救人員上山尋找,僅找到失聯女登山客的背包。新竹縣消防局提供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不少民眾趁此機會挑戰高山,但傳兩件憾事,一件是男山友在西勢山林道崩壁墜崖身亡,另一件是女友於大霸尖山迷途。雪霸國家公園臉書粉專今(2/3)語重心長發文,提醒該做與不該做的6件事,才能繼續從事喜愛的登山活動。
近期傳出許多山難消息,包括1月26日在小雪山230林道9公里大崩壁路段,57歲吳姓山友慎墜崖約20公尺身亡;接緊著隔天,另名53歲葉姓女山友跟不上隊伍,而在大霸北稜馬洋池迷途,搜救人員只找到背包與足印,懷疑葉女下切想尋找訊號點,但至今尚未尋獲人。
雪霸國家公園臉書粉專今發文,提到在230林道9K崩壁處,已架設安全提醒事項,也在高繞路段架設輔助繩索,指示建議山友高繞而行,其中,把禁止改成「建議」,是希望大家可以學習為自己的登山行為負責任,也學習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
「或許腰繞崩壁可以省去半小時,但也有可能失去後半輩子時間」。粉專小編說,認真請山友們多走半小時的高繞路,也才能多走半輩子的登山路。
再談大霸北稜馬洋池迷途一案,小編說,因為搜救行動還在持續,在完整及客觀報告書未出爐前,希望外界不要反射式地要救難付費或浪費社會資源。
小編認為,應該提醒山友,第一落單後迷途牢記333原則,也就是3小時嚴重失溫,3天沒有喝水,3個星期不進食,將有生命危險,留在原地做好保暖避免失溫,是迷途者最重要的工作;此外,「保持冷靜很困難,但你非得如此不可」。
第二,人與背包千萬不可分離,背包裝備是待援過程的維生物資,且能否平安渡過第1晚的重要資源。第三,台灣山高水深,下切溪谷將有極高機率遇上崩壁、高落差或峽谷等困難地形,會將迷途者置身於無法回頭的情形,且加深救援的困難度。因此,「迷途者切記不要下切溪谷」。
第四,對於該隊是否為自組團、商業團、共乘團等 或該隊伍是否有分隊以及分隊的決策,因為尚未有調查報告書出爐,暫不評論,只能說遇到隊伍中有能力較低者時,要記得照顧及陪同一起下山。
小編強調,雪季期間登山真的不比一般季節,外在環境都相對困難,冰、雪、岩地形和低溫環境都會比一般季節登山難度加成許多,要請大家認真對待雪季期間的登山活動,「雪攀裝備該準備的不要偷懶」,保暖工作也要更落實,遇到困難地形或惡劣天氣要撤退。
最後,小編誠心感謝雪季期間與年假期間還要上山的救難人員,「辛苦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