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與原能會合作「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透過過去10年全球洋流動態模擬福島核廢水擴散狀況。翻攝自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
日本政府決定明天(24日)起開始排放含氚的核廢水,中央氣象局今天表示,針對核廢水可能擴散情形已進行10年歷史擴散分析,以台灣附近海域來說,大約是1至2年,以及4年會出現2次較明顯的氚濃度,而
廢水主要是往東太平洋及美國西岸傳輸。
氣象局昨(8/22)在臉書上舉例,1992年貨船「長榮桂冠號」行經北太平洋時遭暴風雨襲擊,導致船上裝了上萬隻黃色小鴨的貨櫃翻落,結果15年後這批小鴨隨著洋流抵達美國東西岸、英國北部,而洋流卻是造成這情況的主因,全球著名的洋流有北太平洋西側的「亞洲黑潮」、北大西洋西側的「墨西哥灣流」、黑潮從日本向東跑的「北太平洋流」等等。
氣象局表示,為掌握福島含氚廢水擴散情形,原能會與氣象局共同合作建置「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將2011年至2020年的歷史海流資料用電腦模擬含氚廢水在週遭海域的擴散情況,初步評估含氚廢水的傳輸路徑以及對台灣的影響程度。
氣象局解析,
假設2011年日本福島開始排出含氚廢水,廢水主要會隨著「黑潮延伸流」與「北太平洋流」,往東太平洋及美國西岸傳輸,而在向東傳輸的過程中,有少部分廢水會順著這條強勁海流兩側反向流動的渦旋向南傳送,再隨著北赤道洋流及黑潮影響台灣周遭的海域。透過這項假設模擬,
氣象局表示,台灣附近的海域會分別在福島排放後 1-2 年、4 年,出現兩次較明顯的氚濃度。原能會則表示,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而台灣政府以結合原能會與衛福部、農業部、海委會的跨部會合作強化輻射監測作為,執行海水、漁產、環境生態樣品及日本進口食品之取樣檢測,迄今檢測結果均無輻射異常,未來亦將持續進行漁產及海水監測,並將監測結果與日本排放前建立的背景資料庫進行比對分析,據以滾動調整監測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