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保署探勘隊搏命上山!5天抵堰塞湖:煙塵茫茫、呼吸困難

    2025-10-05 09:56 / 作者 綜合中心
    林保署持續監控馬太鞍溪堰塞湖,圖為10月3日狀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宛如末日災難!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後,下游忙著救災,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日前組成一支9人專業團隊勘查上山路線,預計11天徒步來回。歷經崎嶇險峻地形5天,昨(4日)下午終於抵達堰塞湖,只見煙塵茫茫,眼睛容易進沙、呼吸困難,在艱難的情況下完成任務,已準備下山。

    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水位下降118公尺,蓄水量僅原本6.4%,只是兩側坡面和下游仍不穩定,因此林保署仍維持紅色警戒。

    由於堰塞湖位於深山,無道路與林道能抵達,地形崎嶇,路線上下切,需繩索,林保署花蓮分署30日仍決定出動9人探勘隊,希望能找到人員上山的路線,並提供堰塞湖現場數據,做為未來計畫依據。預計花費11日來回,團隊專業人員包括資深森林護管員、東部搜救協會與協作人員。

    根據林保署萬榮工作站的資深護管員田宇倫在Threads上分享,昨天是任務第5天,下切海拔1300公尺,「環境充滿了粉塵觸碰到樹或草就會散開,眼睛容易進沙以及呼吸困難,下切至1000海拔我們連太陽都看不清!」此外,靠近湖區容易深陷泥沼中,山邊又容易落石…」顯示現場仍不穩定,有一定危險度。

    在 Threads 查看



    田宇倫還說,4日行程海拔1800公尺到1000公尺再回1800公尺紮營區,「探勘小組圓滿達成任務,明日準備折返。」

    除了報平安和分享現場狀況,田宇倫這幾日也常常發文跟新進度,他不忘感慨地說,「十天九夜,鏟子超人們用生命探路!山上我們望著雲霧飄來的時候,是淚夾帶著汗水、是信念隱藏著期盼。」讓許多網友都很感動,祈求這群無名超人能夠一路平安。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長黃群則說明,9人探勘隊已完成任務,不過因為山區通訊不穩定,這幾日僅能片段了解堰塞湖狀況,詳細報告仍需等勘查隊結束任務後才能獲得。

    根據最新航拍監測數據,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水位達1020公尺,面積12.6公頃,蓄水量為590萬噸,僅剩原始量體6.4%,水仍從溢流口流出,目前還沒有新危險可能性,不過壩體不穩定,仍須持續觀察。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