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金門醫院。翻攝自官網
衛福部金門醫院日前發生疫苗接踵疏失,一名1歲1個月大的幼兒原本應打流感疫苗第2劑加水痘疫苗,卻打成「A型肝炎+水痘疫苗」,所幸孩子目前沒有出現不良反應。疾管署接獲通報後,已要求院方正式通報「預防接種異常事件」,啟動調查與醫療疏失調查機制,並持續追蹤幼兒健康監測,呼籲醫療院所應確實遵守「三讀五對」核對流程。
一名網友7日在社群不滿說道,金門醫院實在離譜,孫子當天去醫院打疫苗,居然打錯疫苗,他想到就惶恐。
對於發生醫療缺失,金門醫院表示,已向金門衛生局和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通報,經了解,因A型肝炎疫苗應在幼童1歲6個月時施打,而此案的幼童年僅1歲1個月,幸好孩子的健康狀況目前未發生異常。
院方指出,流感疫苗與A型肝炎疫苗屬同廠牌,包裝相似,護理人員發現誤打疫苗,隨即縣衛生局通報。而金門醫院副院長陳義榮親自到黃家致歉,再次確認幼童健康狀況穩定,另外,該名幼童接種的A肝疫苗為有效劑次,無安全疑慮,後續不需補打,但應補接種流感疫苗。
疾管署獲報後表示,國際接種建議幼兒12至23個月接種第1劑A肝疫苗,而我國今年1月調整為幼兒第18個月接種(配合五合一疫苗第四劑),因此,雖然與新規定不同,但本案幼兒仍屬於有效劑次,將來不須再打第一劑A肝疫苗。
對於金門醫院疏失,疾管署已要求院方進行根本原因分析(RCA),並針對疫苗接種流程、環境及人員管理進行檢討,建立防呆、防錯機制,強化疫苗管理與提升醫療品質與安全,還得嚴格落實「三讀五對」確認疫苗名稱、批號、劑型、效期,以及對的人、對的針、對的劑量、對的時間、對的途徑與部位,避免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再度發生。
至於本案幼兒未來疫苗安排,疾管署表示,已請院方依原定時間安排接種第二劑A肝疫苗,在此期間應持續追蹤幼兒的健康狀況,評估後續健康情形,給予醫療與心理支持。